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陷入了一场名誉争议。

近日,多个抖音短视频账号爆料称,国内售卖的海天酱油含食品添加剂,而日本售卖的海天酱油却零添加,因此,质疑该公司执行“双标”。

此事件很快登上微博热搜。


(相关资料图)

酱油是海天的发家产品,销售占比过半,产销量更连续二十五年名列行业第一。旗舰产品陷入舆论漩涡,对该公司影响是巨大的。

很快,海天发布声明强调,所有产品都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产,且随时接受国家及各级食品安全主管部门的常态化监督和检查。所有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其标识均符合我国相关标准法规要求。

“争议”添加剂

按照前述短视频账号所述,国外售卖的海天酱油配料表上没有添加剂,只有水、大豆、小麦、食盐等天然原料,而在国内售卖的除了天然原料之外还有较多添加剂。

具体来看,海天酱油多款产品中主要的添加剂为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苯甲酸钠、三氯蔗糖。正如海天所说,前述添加剂符合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及相关标准法规要求,其中,前3种为增味剂,苯甲酸钠为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三氯蔗糖为甜味剂。

理论上看,此种添加更多是为了增强风味。

莆田核苷酸酱油公司陈俊香于2000年在《中国调味品》发布的论文显示, 呈味5—核苷酸添加剂,能够在酱油中实现“鲜味相乘”效应, 增强食物鲜度 。但问题在于,该类物质成本较高,当年价格就达到200元/kg~340元/kg。

华南理工大学硕导冯云子也在2021年7月发表的论文中表示,酱油鲜味主要来源于蛋白质分解,也有部分来自调配阶段所加入的鲜味剂—谷氨酸钠。

多位食品业人士就此表态,符合规范的食品添加剂,对健康并无损坏,也不等同于低劣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海天味业也在国内推出了0添加系列、有机酱油系列等。

譬如,海天旗下“头道酱油”“金标生抽”“草菇老抽”等产品,分别推出了有添加剂和零添加剂两种款式。

以“0金标生抽”为例。其配料表为水、非转基因大豆、食用盐(未加碘)、小麦、白砂糖、酵母提取物等。详情页中标明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0%添加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甜味剂(三氯蔗糖、安赛蜜)、味精、脱脂大豆。从配料表可以看出,这款酱油和抖音相关视频中的“日本售卖的海天酱油”一致。

在海天官方天猫旗舰店,一瓶“0金标生抽”售价为9.9元,而经典“金标生抽”套餐价(2瓶)为20.9元,相当于一瓶10.45元。有添加剂的酱油价格更贵。

这与前述论文中提到的添加剂高成本相一致。

另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海天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地产品,均有添加剂,且日本国产品牌,也存在添加剂现象。

由此,“双标”说法很难实际落地。

“艰难目标”

但海天味业确实面临着增长困局。

财报显示,上半年,该公司营收135.32 亿元,同比增长 9.73%;净利润 33.93 亿元,同比仅增长 1.21%。 年初,海天提出了营收利润双12的增长目标。

产品来看,上半年,海天酱油/调味酱/蚝油/其他分别实现营收 74.93/14.22/ 22.09/15.64 亿元,同比 6.81%/-3.60%/ 3.69%/ 39.02%。

其中,二季度酱油/ 调味酱/蚝油/其他分别实现营收 34.17/6.15/10.78/7.96 亿元,同比 17.11%/ 3.87%/ 12.03%/ 87.32%。

对比来看则落差更大。

2016-2021年,海天味业 5 年 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4.95%,净利润 5 年 CAGR18.60%,净利润率由 2016 年的 22.82%提升至 2021 年的 26.68%。

背后有着大环境影响。

上半年,餐饮、旅游等行业下滑,居民消费需求疲软,海天味业的产品订单出货量放缓,短期承压显著。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餐饮收入27482亿元,同比下降5.0%。

且原材料价格高涨。受此影响,上半年,海天味业实现毛利率 36.63%,同比减少 2.68pcts。

“采购成本下行空间有限,难以呈现趋势性下降,全年仍然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9月26日,海天味业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

对于业绩目标,海天味业也感到紧张。

“目前确实面临非常大的压力。下半年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不会轻易放弃和放松目标,不会对目标进行调整,也在通过各种措施提振员工和经销商信心,保存量,抢增量。”该公司强调。

事实上,海天味业在品牌上确实拥有优势。基于此,其预付款项/应付款项比例仅 1.01%,明显低于千禾味业和加加食品。

这意味该公司对上游占款较高,有利于其降低自身的营运成本,同代表海天对上游较强势,其采购原材料过程中议价能力较强。

随着品牌美誉度遭遇冲击,或将对海天整体优势造成影响。

9月30日,海天味业报收82.82元,其股价高点在151.36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