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面对商业世界铺天盖地的互联网声量和众说纷纭的观点,我们的思维常常会陷入严重瘫痪。关键数据被噪音数据所淹没,深层逻辑被表面现象所混淆,核心推理被碎片化观点所牵绊。于是,我们的分析丧失方位,判断走入迷途。最终,真相被幻觉置换。
面对资本掀起的“低度酒”狂潮时,尤其如此。
我们都知道,“微醺”是低度酒的主题——想喝点好喝的酒但不至于醉倒。然而,整个“低度酒”赛道,却像极了一个癫狂的酗酒者。
2019年,“低度酒”乘着资本的东风开始爆发。2021年,酒类赛道的融资事件近80起,其中,千万级别的天使轮和A轮融资都集中在低度酒领域。
资本似乎也获得了可观的回报,2020年,中国低度酒销售额为 51.3 亿元,仅在天猫平台低度酒品牌就超过惊人的5000家,2021年天猫酒水“双11”期间,低度潮饮酒购买人数同比增速超过50%。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与上述不断看好的声音相比,另外的相反性意见似乎更为尖锐。
首先是夸大了品类空间。我们都知道,几乎所有的低度酒品牌都把定位瞄准了“Z世代女性”,而中国Z世代人口规模约为2.64亿人,其中女性大约为1.2亿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Z世代女性都饮酒。根据2017年《中国饮酒人群适量饮酒状况》的数据显示,中国饮酒的女性仅占29.3%,而其中65%的消费者存在酗酒情况。
虽然,这些年饮酒女性占比提升,但总体量受限,需要被“微醺”的女性并没有那么多。
其次,我们都知道,复购率决定一个品牌的生死,但是据36氪曾报道,低度酒几乎所有品牌3个月内的复购率都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更为吊诡的是,至今无人能说清低度酒究竟是什么。它没有公认的定义,我们暂时将它理解为果酒、预调鸡尾酒、梅酒等品类的大杂烩。即使是“度数到底该多低”也是众说纷纭。混乱的概念、庞大的资本投入和眼花缭乱的品牌,无疑是资本泡沫的天然温床。许多商业观察者纷纷调侃:“低度酒那么多,微醺的年轻人都不够用了。”
两极化分歧不但没有消解低度酒赛道的魅力,反而激发了人们更广泛的讨论。对此,本文将尝试从历史和逻辑两个维度来深度复盘低度酒赛道。
●从历史纵深来看,低度酒战场上,锐澳与冰锐有过一场长达10年的战争(2005—2015),这场战争的结果,不仅成为读懂当下的根源,也是我们分析当下竞争格局的重要参照系。
●在分析方法上,本文选取了著名商业观察者梁宁的深刻洞察“爆品公式”,我们将以此为手术刀剖析、总结低度酒战场上的成败得失。
剖析低度酒的手术刀
爆品=爆发品类X流量X供应链
一个好的分析框架,就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手起刀落,豁然开朗。著名商业观察者梁宁,提出过一个分析工具“爆品公式”——爆品=爆发品类X流量X供应链。
爆发品类:是指在技术进步、人口换代、消费升级等趋势的推动下,获得爆炸性增长的新品类,如智能手机、奶茶、面膜等等。
流量:对此,大家都不会陌生。如2015年的新媒体,2016年的微商,2017年的O2O,2018年的拼多多,2019年的直播带货等等,都是流量渠道。
供应链:爆品成功的背后,一定是看不见的供应链能力。技术领先,用超高的性价比大规模供货,是成功的前提,这是一个品牌结构性的竞争优势。
在“爆品公式”中,最根本性的要素是爆发品类,如果没有品类的爆发,那所有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一般而言,人们在分析低度酒为何爆发时,无外乎两大原因,要么是抢占女性消费者的“她经济”,要么是Z世代年轻人消费定位进一步细化。此外,甚至有人认为低度酒是一个伪命题,不过是一种新型甜味饮料。
但实际上,低度酒的深层逻辑,是成瘾经济的进一步拓展。
在中国的成瘾经济中,酒类市场利润极高,而且,像茅台这样的巨头已经形成了深厚的品牌护城河,要在这个赛道创业,虎口夺食,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但如果转变思维,把目光从存量市场投向增量市场,你就会发现,中国还有很多尚未上瘾的人。
没错,低度酒,其实是酒类市场的入门品类,是在给整个酒类市场做增量用户。表面上,它是酒瘾的轻度替代品,是在降低成瘾性,但实际上却是在降低上瘾的门槛,让那些还没机会上瘾的人,毫无防备的轻度上瘾,随着人满足感阈值的增高,他们会慢慢发现低度酒根本不过瘾,必须喝越来越高度数的酒。

就市场规律而言,低度酒根本无法与巨头竞争,其存在的意义像极了给老大哥纳投名状,帮助老大哥培养未来的消费者,共同把蛋糕做大,这样反而能赚到钱。

锐澳VS冰锐:
低度酒赛道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如果想真正透视低度酒赛道,我们就必须回溯锐澳与冰锐之间长达10年的战争。只有在充分地了解历史之后,我们才会发现,当下资本热炒的诸多品牌定位概念,如“她经济”“一个人的小酒”“年轻人的酒饮”等等不过是历史的重演。

这里,我们将这场战争拆解为三大阶段:

●在夜场折戟沉沙的锐澳与冰锐

●锐澳与冰锐跨越生死线,线上线下展开决战

●营销战场,锐澳大获全胜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阶段:锐澳与冰锐的首秀,都在夜店渠道。
2005年,百润总裁刘晓东由于商务合作,经常出入上海夜场。他意外地发现,如果苦心经营100多位客户,1年的销售额,竟然抵不过夜场鸡尾酒一个月的销售额。大受震撼的刘晓东,开发了一种酒不酒,饮料不饮料的新产品——锐澳预调鸡尾酒诞生了,定价20元。
然而,在强敌环伺的夜场渠道,襁褓中的锐澳几乎没有生存的土壤——首先,锐澳不敢与洋酒大佬们硬碰硬,其次,它也无法撬动传统饮料巨头可乐、雪碧的阵地,甚至连夜场小弟啤酒的地位都不能被动摇丝毫。更为悲惨的是,锐澳的出现引起了夜场渠道啤酒品类的围攻,青岛啤酒先打头阵展开极限施压,先包场,在买断,百威、喜力、健力士随后跟进,以肉搏战的方式,促销、包场死死缠住锐澳,群起而攻之。
结果可想而知,锐澳寡不敌众渐渐不支。然而,锐澳的出现,去让古巴百加得酒业亚太区掌门海洛德,发现了市场机会,很快,百加得推出冰锐朗姆预调鸡尾酒,锐澳雪上加霜,再添敌手。
尽管冰锐凭着母公司渠道优势进入了上海最知名的13家夜场,但也几乎重蹈了锐澳的覆辙。2008年,冰锐的销售额只有区区数百万元,被总部点名批评。而锐澳更加悲惨,负债2500多万元。百润董事会象征性地收了刘晓东100元钱,还把锐澳这坨烂摊子卖给了他,算是对他的严厉警告。
其次,我们来看第二阶段:锐澳与冰锐跨越生死线,线上线下展开决战
夜场的惨败,让锐澳与冰锐几乎绝迹江湖,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但商业的故事,从来不缺乏起死回生的时刻——淘宝电商崛起了,一个全新的流量渠道诞生了。当冰锐的统帅海洛德看到马云向淘宝追加20亿人民币的投资时,顿时兴奋起来。
他立刻撤出夜店渠道,把所有资源倾注在淘宝电商渠道上,并且把价格降到10元一瓶。如果用爆品公式的分析框架,我们不难发现,新要素的产生——新兴电商渠道的出现,成为撬动爆品的一个巨大机遇。
冰锐绚烂的色彩,时尚的气息,一下子就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冰锐取得了销售了3000万瓶的惊人战绩。此时此刻,锐澳也突然醒悟过来,原来决胜的关键不在夜场土豪,而年轻人才是未来。针对冰锐的先发优势,锐澳打出了“小姐妹聚会的青春小酒”的品牌定位——对于出入社会的年轻女性的而言,聚会商务活动较多,醉酒容易失态且危险。精准的洞察,让锐澳瞬间俘获了年轻女性的芳心。锐澳压住了冰锐的优势。2010年,锐澳实现盈利1000多万元。
此时此刻,锐澳与冰锐跨过了生死线,但很快,战争从线上拓展到了线下。
在线下商超渠道,锐澳采取的是一个城市一个经销商,不设二三级经销商的制;而冰锐采取的是大经销商制,一个区域交给这个大经销商,然后依靠这个大经销商招募更多的二三级分销商。二者的差异很快展现出来。冰锐的分销渠道迅速发展,借此占据了几乎所有一线城市主要卖场中最醒目的货架。而锐澳却仅仅进入华润、家乐福等大型商超。
就在锐澳不断溃败之际,冰锐大后方却突然变天。由于没有统一协调,冰锐的分销渠道各地串货严重,价格体系混乱,冰锐美酒乐旗舰店的倒闭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家乐福、沃尔玛也纷纷暂停进货。2012年,冰锐销售额惨遭腰斩,主帅海洛德被总公司罢免。
毋庸置疑,锐澳一鼓作气开始了大规模反攻,一举拿下了华东、华北的全部市场,还顺势把锐澳的版图扩张到西北、西南等28个省市。经此一役,锐澳稳占商超预调酒类40%以上的货架,冰锐占据了不到20%,剩余的被小品牌们瓜分。
但战争并未结束,锐澳并未彻底击溃冰锐。海洛德被罢免后,戴科接掌帅印,他转换思路,杀了一个漂亮的回马枪,拿下了曾经的伤心地——夜场渠道。这一招产生了奇效,冰锐拿下了80%的夜场和大型餐饮渠道,还把量贩式KTV、酒吧一举揽入怀中。
2012年,锐澳销售额5800多万元,而拿下夜场渠道的冰锐则交出4.6亿元的骄人战绩。由此,低度酒赛道格局逐渐稳固。
最后,我们来看第三阶段:营销战场,锐澳大获全胜
在这一阶段,锐澳与冰锐之间,在渠道、品牌定位方面大规模战役已经结束,于是乎,营销战场成为双方押注的重点。
关键是突破口在哪里?就像当年电商渠道崛起让冰锐起死回生一样,此刻,一个崭新的流量渠道又出现了。那就是中国视频网站的异军突起,它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网剧和综艺节目的植入。
当时,锐澳和冰锐瞄准了大火的综艺节目《跑男》和电视剧《何以笙箫默》,于是植入费用水涨船高,飙升至2亿元。如此巨大的费用让冰锐的母集团百加得犹豫了,而刘晓东作为锐澳的唯一掌门人,下定决心豪赌一次,拿下了赞助权。
事实证明,刘晓东赌对了。在这波植入营销中,无处不在的锐澳洗脑成功,2014年的销售额猛然增加至9.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近8倍。而错失流量风口的冰锐则只能苦心经营存量,销售额维持在9亿元左右。很快,锐澳趁热打铁,2015年又赞助《奔跑吧,兄弟》第二季,以及《爱情公寓》、《军师联盟》、《你们被包围了》等电视剧。
在营销战场上大获全胜的锐澳,在2015年第一季度,锐澳已经完成7.75亿元的销售额,几乎是冰锐2014年全年销售额,一举奠定龙头地位。2016年,冰锐停产,彻底退出战场。经过十年惊心动魄的战争,锐澳大获全胜。而“低度酒”这一品类,也从无到有进入人们的心智。
沙盘推演:
低度酒赛道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究竟鹿死谁手?
2019年,低度酒战场硝烟再起。
正如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样,在资本的疯狂押注下,众多品牌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已经没有人会反对,低度酒赛道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场资本助推的大戏,仅仅开始了3年有余,目前来看,胜负并不明朗。
我们必须承认,商业世界的胜负,是多种因素——包括必然和偶然的综合作用的产物。没有人是上帝,我们只能根据逻辑与历史,对现状进行合理的沙盘推演。
商业观察者梁宁说:“品类不成熟时,大家买货,品类成熟时,品牌才是赢家。
当下,尽管锐澳占据优势,但尚未出现一个像茅台这样护城河深厚的强大品牌。所以,谁能撬动爆品公式中的任何一个要素,谁就能打开局面。
以下,我们将以“供应链”和“流量”两个要素来拆解目前赛道上大火的各个品牌。
●供应链的创新:为人所忽略的要素
不知,是否有人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低度酒赛道会在2019年左右再度爆发?有一个答案,长期为人所忽略,那就是“供应链”这一要素出现了一次重大的创新。率先撬动新要素的企业,就是赋比兴。
赋比兴创始人杨哲,决定在低度酒赛道创业以后,跑遍了整个低度酒供应链,他发现,尽管中国酒饮市场非常强大,但是传统酒企根本看不上“利润太薄”,也“上不了台面”的“低度酒”,除了锐澳的供应链外,其余低度酒厂都非常落后。
一方面,大部分酒厂不仅口味研发落后,而且品质也无法保证;另一方面,稍微新潮一点的瓶子受落后的灌装线的影响,无法批量灌装,只能手工灌装,灌装效率极其低下。更为要命的是,产能也跟不上低度酒饮旺季销售需求。简直就是“小米加步枪”。
在商业的世界中,落后往往意味着创业的重大机会。根据低度酒赛道的特点,赋比兴构建了全新的产业链。首先是建立“口味库”,如梅酒、果酒、酸奶酒、花果茶复合酒等多品类矩阵系列,口味多达上百种。其次,赋比兴建造了4条柔性生产线,可以灌装市面上绝大多数瓶型,如香槟瓶、啤酒瓶、易拉罐,甚至包括酒馆餐饮的散装桶装酒线,可以说覆盖所有销售场景。最后,赋比兴达到了惊人的生产效率,“1日可成品”的口号,大大缩短了供货时间。
可以说,赋比兴一举打破了锐澳等品牌的供应链垄断,这也成为众多“低度酒”品牌爆发的重要基础。伴随着低度酒赛道的爆发,2020年11月,赋比兴获天使轮融资,2021年8月,赋比兴再次获得近亿元融资。赋比兴不为人知,但却是这个战场最重要的玩家。
由于低度酒主打年轻人市场,需要把数据和洞察翻译成产品,要完成从原料采购,研发、酿造等几十道工艺,这当中绝非简单的一句“标准化”能够概括,它尤其需要深耕数年的酿造团队,来排除各个环节中的问题。
尽管赋比兴当下只是服务那些没有供应链的品牌,但这并不代表,赋比兴之后不会借助供应链优势,推出自己的品牌,甩开别人单干。
根据华西证券对低度酒行业的调查,目前,大量被资本重仓的品牌在供应链方面均为代工。这样的现象,也很容易理解,自建供应链成本极其高昂,对创业公司而言,绝非一个好选择,贝瑞甜心的创始人唐慧敏,表示目前产能都在代工厂。兰舟创始人郑博翰也表示,“这个行业都是代工厂生产的,几乎没有品牌有自建工厂的打算。”
●流量:
根据爆品公式,分析完供应链问题,就轮到了流量渠道问题。接下来,我们将选取几个重点品牌,盘点一下他们在流量方面的战略战术。
·MissBerry贝瑞甜心:定位为“女性多元化的饮酒需求”——主打女性口味,且能创造情绪价值。曾任数字零售事业部总监锐澳唐慧敏,在线下渠道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贝瑞甜心已经覆盖了大型商超(如麦德龙、大润发),便利店连锁系统(如7-11、罗森、全家),线上电商(如天猫、京东),社交电商(如快手和小红手)等等。可见,MissBerry贝瑞甜心在线上线下同时发力。
·冰青:与贝瑞甜心不同,冰青深耕“餐+酒”渠道。从朝天门火锅、付小姐成都串串,到鼎丰泰、凑凑火锅、海底捞火锅等,最主要的渠道还是火锅店,并且推出了“吃火锅,喝冰青”的Slogan,此外在甜品店,推出3两等小瓶型的产品,搭配上甜品,不过三四十元的单价,主打“女性下午茶”。值得一提的是,冰青拥有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核心工艺酒厂“四川梅鹤酒厂”以及8000亩自有的产业园。
·兰舟:主打年轻人“低度酒+社交”新模式,推出酒饮行业第一个微醺剧本杀《兰舟夜宴》,以虚拟偶像作为品牌人物IP,主攻二次元文化,再者,通过剧本杀《兰舟夜宴》将酒与“同好社交”、“脱单社交”相融合,形成独有的品牌形象。
基于此,我们不难发现:大量低度酒品牌与锐澳相似度极高——与锐澳相似的包装,与锐澳雷同的色彩,甚至是与锐澳共同的卖点,它们都逃不开“她经济”“Z世代年轻人”等概念。可以预见,如果新兴品牌仅仅是不断重复现有的营销模式,那么等资本的弹药耗尽,他们或许将无法与锐澳这样的深耕十余年的品牌相抗衡。

由此,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推演:

●大部分低度酒品牌尚无能力自建供应链,所以在未来,谁能在新流量上获得突破,谁就能跨越生死线。

●那么新流量渠道的突破口,就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下沉市场。

但现状却令人感到绝望,春节期间,有财经媒体经过调研发现,大量新消费品牌如奶茶、盲盒、剧本杀等在下沉市场无一例外遭到了惨败。
在低度酒领域,试图在三四线下沉市场中打开一片天的锐澳遭到惨败。对许多小镇青年而言,这种花花绿绿的酒显得过于昂贵了。有人曾计算过,在天猫,青岛啤酒500ml价格是89元,而锐澳275ml价格就是79元,平均下来,锐澳单价几乎是啤酒的3-4倍。
令人担忧的是,主打年轻人定位的低度酒品牌们,无法在年轻人缺失的下沉市场扎根,更何况,下沉市场有自己的酒文化——红白喜事喝白酒,兄弟撸串喝啤酒...独特的文化,任你有多少资本支持,都无法撼动。
在可见的未来,在低度酒赛道厮杀的品牌们,无论是供应链,还是流量,要想取得突破,都需要时间和耐性。它们的目标不是星辰大海,而是活下去。否则,追求低风险高回报的资本是否还能坚持“长期主义”陪跑,都已经是一个可怕的疑问。
尾声
任何品牌的命运,其实都逃不开时代的掌控,中国是供应链强国,消费人口大国,大量品类的空缺,酝酿着无数爆品机会的土壤。
于是乎,中国市场一直能诞生奇迹,向前看,前方还有无穷机会,不过流程一定是:尊重逻辑,起于爆品,终于品牌,低度酒如此,其它品类亦如此。
*内容作者:朱愈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