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发行注册制改革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规模快速扩容,结构明显优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幅提升。”近日,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提升对科创资产定价能力


【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注册制改革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核心举措。

“全面注册制优化了发行条件,简化了手续,信息披露和市场化定价是其最大的特征,对长期的股权资本会更加有利。”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投资者会做出甄选,有助于优质科技类企业涌现并持续发展。

杨成长亦认为,注册制改革推动创新资本形成,服务实体经济科创化发展。注册制下科创板和创业板助推大批科创企业上市,有效支持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3月4日,科创板累计508家上市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数量达到201家,首发融资3581亿元,生物产业企业数量达到106家,首发融资1564亿元;另外,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之后新上市的420家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92%。

与此同时,以注册制为引领,通过新股定价等制度改革,提升了市场对科创资产的定价能力。杨成长认为,由于科创企业在研发期难以产生利润,并且大多采取轻资产运营的方式,因而新股定价难以运用传统的PE、PB等相对估值方法;同时,科创企业发展不确定性很大,新股定价也难以运用高度依赖财务指标预测的DCF等绝对估值方法,市场参与者针对科创企业、新经济和新业态企业,加大新型定价模式的研究。

邵宇补充道,对于科创企业来说,在好的制度下更要修炼好“内功”,通过诚信经营,更多地将资金投向研发等产生长期价值的领域。全面注册制下更强调甄别能力,只有符合投资者的需求,能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的公司,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助力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注册制改革推动行业机构服务下沉,积极服务中小微民营企业。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全面注册制提高了对公司上市的宽容度,以往很多中小企业因为不能满足刚性条件,无法上市。注册制下这个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桂浩明进一步表示,由于注册制强化对信息披露的监管,会使得投资者对中小企业的了解更为充分,形成“各路资金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企业找到合适的投资人”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国家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北交所是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3月4日,有1092家专精特新企业在A股上市,首发融资8055亿元,其中在北交所上市的有71家。

“专精特新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渤海证券做市业务负责人、山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张可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张可亮认为,专精特新企业到北交所上市,就是技术和金融的结合,而技术和金融是实体经济腾飞的两翼。这些企业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和资本市场资金扶持,将成长迅猛。

全面注册制下,优质中小微企业融资有望快速增长。“注册制下,A股企业平均上市时间已接近境外成熟资本市场。”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有利于投资人更专注于所投企业的基本面、质量和发展前景,减少对项目周期、退出渠道、退出机会的担忧,加大投资机构对中小企业、新兴产业、创新企业、优质标的包容度和直接融资支持力度。

服务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资本市场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有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整体上市或主业上市、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等运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杨成长表示,一是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率整体提升;二是国有企业持续引入战略投资者;三是国有企业积极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混改,通过资产重组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优化产业链布局,更好发展主业,同时优化国有资本投资布局。

在桂浩明看来,国有资本通过控股或参股上市公司,进入相关行业企业的管理中,发挥对各路资本的引领作用。而注册制有助于推进这方面进展。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3月4日,有1348家国有企业在A股上市,首发融资2.01万亿元。据国资委数据,2022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利润总额2.6万亿元,增长6.2%;上缴税费2.8万亿元、增长19.3%。

“在全面注册制下,国企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同时,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专业化整合不断推进,可以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有效整合资源。”邵宇表示。

张可亮提示,国企在核准制环境下上市审核时有一定优势,但是全面注册制之后选择权交给了市场,市场投资机构会根据企业的运营效率、创新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各个方面用“钱”投票,这都对国企运营能力和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国企提升治理水平的良好契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