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是一个等待拐点到来的市场。目前正处于热气腾腾的早期阶段。市场中的玩家不多,也都蓬勃地生长着。针对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创业黑马目前推出黑马家用服务机器人加速器暨机器人专场大赛,旨在遴选优秀的创业企业,并根据企业发展特点匹配上资源与服务,以加速其成长。本文访谈了索道投资创始合伙人石东华。他也是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赛评审团评委。他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市场中的玩家等维度拆解了生机勃勃的市场。

文:马继伟

01


(资料图)

生机勃勃的市场:百亿、42.5%和7%

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出现与壮大,恐怕和“懒”字有关。

《2021年中国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2020 年,中国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市场规模从9.6亿元增加至11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2.5%。

针对家庭服务机器人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索道投资创始合伙人石东华也提到“懒”:现在大家越来越懒了。“这是一个基本共识。”

其次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让家庭服务机器人从“中看不中用”变得“中看也中用”。以科沃斯为例,他谈到:随着人们被工作占用的时间越来越长,家庭服务机器人因技术、供应链的成熟变得实用性越来越强,“自然剪刀差会让它的价值越来越高于价格”。他这样解释42.5%的复合年增长率。

科沃斯曾为大型外资品牌做吸尘器代工。科沃斯产品的蜕变离不开三波技术的引入。第一波技术推动是“无人化”。吸尘器得以脱离电缆,变成了一个可移动的小型家电。这款产品还做不到智能化,主要依靠惯性传感器,行走路径飘忽不定。第二波技术推动是科沃斯将视觉、激光雷达装进产品里。科沃斯的产品变得更加智能化,更具实用性,清洁效率更高了,甚至可以做到定点清洁。第三波技术推动是长周期内渐进式的,特点是功能的逐步多元化,带给用户更多、更好的附加值。比如去年3月科沃斯地宝N9+灵动上市,实现了扫吸拖加洗拖布等多功能叠加于一体。

(2001年科沃斯研制出第一台自动行走吸尘的机器人,也是扫地机器人地宝的前身)

行业渗透率不高也是行业早期特点之一。据索道投资调研,国内渗透率低于国外,约为7%。而《2021年中国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更低,只有4.3%。如此低的渗透率是因为家庭服务机器人自身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

石东华是扫地机器人的早期用户。从他的使用感受来看,第一噪音比较大;其次,占地面积不小。扫地机器人需要一个专属的地面空间作为可供充电的基站。第三,清扫终究不如人灵活,比如无法清扫到有些边边角角的地方,吸力差,有时还会出现毛发缠绕不好清洁等问题。对于用户来说,这些问题导致家庭服务机器人是一个痒点而非痛点。“对于这样一款充满科技感的新鲜产品购买的决策很容易下,但是你很难长期使用。”因为人们会因尝鲜想要购买一台并不算太贵的、看起来很高科技的机器人产品,但这种新鲜感会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导致边际效用降低,久之,很多人会把扫地机器人收了起来。

02

一超多弱

根据用途不同,家庭服务机器器人分为家政服务机器人、教育服务机器人、娱乐服务机器人、养老助残机器人、安全监控机器人等。目前,市场上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主要是以地面清洁机器人为代表的家政服务机器人。

以家庭为边界,目前来看,石东华认为家庭服务机器人狭义来说只有一种,也即扫地机器人。而广义上来看,则有很多种。他将智能家电看作家庭服务机器人。这意味着智能冰箱、可声控的空调和电视机等都可以算得上“家庭服务机器人”。

(索道投资创始合伙人石东华)

在下文中,石东华根据索道投资这几年的观察,还将扩大、延展家庭服务机器人的范围和定义。其实,在这里,他已经开始延展了家用服务机器人的定义。某种程度上,他将家庭服务机器人看作家用电器的升级。如果套用这个定义,家庭服务机器人已经无所不在了。甚至当汽车实现了自动驾驶功能,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机器人。

就具体落地的场景和机器人形态而言,比如迎宾接待、教育、陪护、养老、自动售贩、仿生类机器人,他并没有看到它们在短期内大规模落地的可能性。

他觉得情感类机器需要结合机器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机器人需要能够听懂人的话,看懂到人的表情,并理解所处的场景气氛,这就需要多模态的感知能力,其中最大的瓶颈是自然语言处理。他认为做到这一点,“可能要很长,甚至长到遥遥无期。”

娱乐机器人的市场也不大。索道投资也看过一些乐高类的、偏教育类的、电子宠物类的机器人。但它们的耐受期都非常短,新鲜劲一过,它们都会被扔到脑后。它们只是玩具,还没有从玩具变成有一个有用的工具。反倒像扫地机器人有一定功能属性的机器人,更加容易进入到家庭场景中。

03

群雄逐鹿,专业能赢

目前,家庭服务机器人赛道的玩家大致有以下三种出身:专业机器人品牌、传统家电企业和互联网巨头等。在市场的竞争中,它们具有各自的优劣势。目前,石东华认为专业机器人品牌最有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跑出来的可能性比较大。未来,石东华认为每一个专业品类都会有一个独立玩家,专注在自己的应用场景中,不断地凭借自己在场景中所获得关注度提升产品所承载的消费者满足感,进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壁垒。比如科沃斯充分利用电商渠道崛起的红利以及资本红利,及时地登陆资本市场,快速拉平与传统家电厂商等竞争对手的距离。

在石东华看来,传统家电企业的优势非常明显。它们有品牌优势、渠道优势以及丰富的线下网络和产品品类。它们能够自然而然地延展出一款家用服务机器人,丰富现有的产品线。比如海尔、美的均推出了自己的扫地机器人产品。某种程度上,它们在传统业务的优势,也成为在新赛道的负担。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需要有一个新的IP来承载。传统家电企业的家电属性比较强。在消费者的影响里,很难将机器人与之挂钩。老的家电属性很难承载扫地机器人等新产品所需的新鲜属性、新潮玩的IP感。

互联网巨头非常理解消费者,也有巨大的流量优势。它们也擅长用互联网打法打出一片天地。小米便是利用互联网打法在家庭领域成功布局的例子。“小米刚开上市时,雷总一直强调小米是一个互联网企业,但大家都不买单,但现在看起来,小米确实有点像一个互联网企业,因为它用互联网的思路正在打造一个家庭物联网生态。”石东华提到消费者第一次购买小米的产品挺难的。但一旦购买了第一个产品之后,再买其他产品则很容易接受。其原因有二:一赋能单品,小米的营销手段、雷军本人的IP可以快速地向市场推出其第一个市场空间巨大且颇具市场势能的品类,而后横向拓展品类。二,“打群架”,通过互联网基因将所有产品构成家庭互联网的统一体,将产品的网络效应发挥到极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小米产品矩阵,截图自小米官网)

即便互联网巨头的优点突出,但当下的石东华仍然坚持自己的判断:将来专业机器人品牌能够跑出来。他的判断建立在用户的体验上。他认为每个人都是非常个性化的。打磨消费品需要长时间的软硬件的积累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任何一个微小设计,比如扫地机器人开关的位置,都能够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一个不留意会因接下来的设计点形成累加效应进而导致产品在捕捉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心理的过程中,频频失分。就像石东华说的:一个优劣势会在长跑中显现出来并放大。

在家庭服务机器人赛道,目前涌现一批后起之秀。多年投资过程中,石东华对其画像、共性打法做了梳理。这更增加了他对当下判断的信心。就像他提到的:新技术永远掌握在年轻人手里。而每次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带动一波传统产业的升级。

1.年轻人和“老法师”的结合

石东华罗列了他心目中理想创始人的特点:年轻;有点极客精神;有一定的工程能力,能够把全新的产品进行量产。因为年轻人往往技术嗅觉敏锐、对新事物接受速度快、产品的定义能力强且擅于捕捉消费者心理和消费理念的变化。工程化的能力是加分项,有了更好,如果没有,可以请“老法师”补短板。

年轻人与“老法师”的组合,是目前石东华看到的常见的组合类型。非常优秀的年轻人搭配上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法师”或者一位股东来帮他补上运营和供应链,尤其是供应链和工程化的短板。大疆汪滔和他的导师、港科大李泽湘教授便是这样的组合。李泽湘在机器人领域耕耘颇深,被媒体誉为大疆、云鲸背后的“无名英雄”,曾于1999年创立固高科技。目前固高科技是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运动控制器供应商。攻克高速数字马达的追觅科技的“老法师”是小米供应链。小米供应链的帮助它补了短板。

“在共同享有的供应链体系之下,让本身没有工程化经验的小伙子,能够快速上量,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十万级的出货量,其中供应链非常关键。”

2.品牌搭建&资本助力

石东华不想过多强调技术的重要性。他把技术作为支点,并围绕支点丰富整个生态。比如供应链便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他看来,技术只是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

打造品牌和借力资本,也能够抢占消费者心智。某种程度上,公布融资消息也是企业向外界释放的正面信号,有利于消费者形成正面的企业影响。在石东华看来,以技术为支点撬动一个新品类,这需要先打磨技术、工艺,再量产放大;其间辅助以资本、品牌塑造,才能够形成企业成长的有机体系。“在某些特殊土壤、特殊时间下,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它才能成长为一棵大树。”

附件:

上海索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投资智能机器人产业方向的创业投资公司,核心团队来自达晨创投、国内资深天使投资人和知名券商,战略股东包括上市公司顺络电子(002138)和浙江中哲控股集团。

目前旗下管理基金10只,已累计投资国内近20家优质企业,覆盖商用(教育/家庭服务)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医疗器械机器人等领域底层技术与机器人本体公司,包含人机交互、机器视觉,运动控制等底层技术。目前已投资项目包括:擎朗智能(室内配送机器人)、深之蓝(水下机器人)、艾利特(协作机器人)、亮风台(AR)、Vincross(六足机器人)、白犀牛(室外无人配送车)、迈宝智能(外骨骼机器人)、优地科技(室内外全链条配送机器人)、多购(四足机器人)、久平科技(商用清洁机器人)、智华(辅助驾驶)、御膳坊(炒菜机器人)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