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据上海钢联(300226)发布9月23日数据显示,当日电池级碳酸锂涨1500元/吨,均价报51.15万元/吨。2020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最低4万元/吨,价格一路飙涨在突破50万元/吨之后,碳酸锂的涨价势头仍在延续。中邮证券表示,持续看好国内锂盐湖、锂云母、四川锂矿等企业,看好未来的成长。华西证券(002926)研报指出,建议大家关注上下游一体化企业,推荐关注提前实现锂精矿收入,阿坝州李家沟锂辉石矿即将投产的川能动力(000155)(000155.SZ)等。
今年年中碳酸锂价格曾在47万元/吨左右维持了一段时间,进入8月价格开始持续走高,近一个月,碳酸锂涨价幅度在8%左右,拉长时间看,相较于年初28万元/吨的价格,当前碳酸锂的价格涨幅超过80%。
国内新能源车热销带动了上游原材料需求的高增造成锂价上涨,另外,本轮碳酸锂价格的上涨也有锂精矿涨价作为支撑。澳大利亚锂矿商皮尔巴拉(Pilbara)在9月20日举行锂精矿拍卖活动,拍卖成交价为6988美元/吨,较上一轮(8月2日)拍卖价上涨10%考虑汇率变动后,价格实际涨幅为14.3%,对应的碳酸锂含税成本约为51万元/吨。
【资料图】
众所周知,锂价进入2022年之后之所以疯涨,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供不应求”,因为在市场供需不平衡之后,涨价或降价都是情理之中。更为重要的是,当下已进入“金九银十”传统购车旺季,国内各大车企更有旺季赶工的意愿,这代表着当下已创历史新高的锂价还将进一步上涨。
据公开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69.1万辆(环比+12%,同比+1.2倍),销量66.6万辆(环比+12.4%,同比+1.1倍)。动力电池方面,8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50.1GWh(同比+157%,环比+6%),动力电池装车量27.80GWh(同比+121%,环比+14.7%),产装比下降至1.8。
近一年时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何居高不下?中邮证券分析师李帅华认为:“当前锂资源产业链上下游扩产周期错配的核心矛盾还没有解决。上游锂矿石建设周期在3~5年,盐湖建设周期在5~8年,而正极材料建设周期为1~1.5年,下游锂电池最快半年可建成投产,上游产能瓶颈严重制约着下游扩产,造成供需错配。”
中邮证券表示,近日工信部再次开会提出生产企业不得严重背离成本定价,为稳定价格和预期、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发挥积极作用。但改变预期和供需结构唯一切实可行方法就是要推进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支持,加快国内资源的开发,让国内锂企业担当定海神针的作用,因此持续看好国内锂盐湖、锂云母、四川锂矿等企业,看好未来的成长。
华西证券研报指出,建议大家关注上下游一体化企业,推荐关注提前实现锂精矿收入,阿坝州李家沟锂辉石矿即将投产的川能动力(000155.SZ);捌千错盐湖2000吨/碳酸锂装置全线打通的金圆股份(000546)(000546.SZ);134号脉在产、甘孜州康-泸产业集中区总体规划(2021-2035)环境影响评价报批前公示的融捷股份(002192)(002192.SZ);矿端采选积极扩产,原料自给率有望进一步提高的永兴材料(002756)(002756.SZ);正在办理茜坑锂云母矿探转采的江特电机(002176)(002176.SZ)。受益标的有格林布什矿山未来5年一直在增产且可以通过代工实现产量放量的天齐锂业(002466)和Bikita矿山扩产进行中、锂盐自给率有望持续提高的中矿资源(002738)(002738.SZ)。
相关概念股:
川能动力(000155.SZ):公司近日公告,公司拟收购启迪新材料持有的启迪清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40%股权。本次股权投资符合公司战略规划,启迪清源业务与公司主业高度相关,有助于帮助公司切入盐湖提锂业务,填补公司目前在盐湖提锂板块的空白,拓展公司锂电业务范围,增强资源获取能力和竞争优势。
金圆股份(000546.SZ): 锂源矿业拟在西藏阿里地区投资80000万元建设“捌千错盐湖万吨级锂盐项目”。此外,公司与盛大奇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城市区域范围拓展废旧锂电池回收网络,开展废旧锂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合作,推动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
融捷股份(002192.SZ):公司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锂电材料产业链布局,以锂矿采选、锂盐及深加工和锂电设备为主,以镍钴锂湿法冶炼及深加工和锂电池正极材料为辅。
江特电机(002176.SZ): 公司在宜春地区拥有锂瓷石矿的3处采矿权和4处探矿权,4处已探明锂瓷石资源储量9460万吨,另有3处矿源正处于详查阶段,共计锂瓷石矿资源储量1亿吨以上
中矿资源(002738.SZ):公司H1锂盐板块业务实现营收27.17亿,同比+1128.39%,占总营收比重79.64%。公司投资10亿元在江西新余建设年产3.5万吨高纯锂盐项目,该项目在年2022年7月26日已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项目总建设工期预计为18个月,预计2023年底前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