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入戏太深,《四海》难免生“寒”
《四海》为家没有“家”,只有摩托,韩寒喜欢的摩托。
作为正式投放前宣传卖点的沈腾不是主角,不仅戏份少,戏的分量也轻,明显比不上男主角阿耀的摩托车;作为头号主角的刘昊然也不是主角,他完全被摩托车的“光芒”所掩盖,成为摩托车的配角;作为女主角的刘浩存也不是主角,也完全被摩托车所掩盖,成为摩托车的配角不说,最后还停格于阿耀的摩托车上。其他的主角、配角,就更不是主角,都是摩托车的附属品。
因为,韩寒实在太喜欢摩托车了,太酷爱赛车了。于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编出了这样一则故事,而且是散装故事,最终的结果,就是为他喜欢的摩托车服务。生于摩托车、死于摩托车,成于摩托车、伤于摩托车,欢于摩托车、痛于摩托车,离开摩托车,《四海》就会成为“死海”。用一些地方的土话来说,就是“死蟹(读嗨)”一只。
把结构原本就不太完整,故事原本就很散乱,特别是逻辑不够严密的故事,再用摩托车去横冲直撞,这样的电影,纵然演员们再卖力,演员的阵容再强大,要想产生良好的效果,也是非常难的。《四海》从原本很受期待,甚至认为票房会仅次于《水门桥》的好影片,掉落到票房第四、第五的位置,豆瓣评分更是只有5.6分,口碑落水,可能令多数人没有想到,却又只能是这样的结果。
韩寒把自己当成《四海》的主角,导演的个人欲望占领了所有角色的激情,让每个演员的戏份,都变成了导演的化身,口碑落水,也就很好理解了。如果此时的《四海》仍然口碑很好,票房很高,就已经不是影片的力量,而是韩寒的个人魅力。而今天的韩寒,早已没有过去那么热门,年轻观众们也早已不需要“韩寒式深沉”,他们更希望直接表达感情、直接传递情感、直接抒发爱恋。
《四海》为家,需要把“家”刻画得更精致、更有情调、更有想象力,而不是被摩托车绑架。即便摩托车是生活的一部分,也只能是配角,而不能凌驾于人之上。《四海》带给人的,就是摩托车至上,人已经不重要。为了摩托车,可以不顾一切,可以违法,可以负债累累,可以冒着生命危险,可以造假,可以不要自己的生命,最后,让两名原本可以过着平淡幸福生活的年轻人,只能在梦里回想曾经在一起,只能在奈何桥上相会相知。这种为了摩托车而残忍地将感情、将人性、将道德,甚至将法律都踩在脚下的行为,显然是很难得到观众的共鸣的。
年轻人不易,普通人不易,生活不易,原本是可以很火的话题,也是可以引起共鸣的话题。特别是“外漂”的年轻人,会很容易地投入到角色之中,让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可是,《四海》没有,《四海》把戏份全部让位给了摩托车,就差抬着摩托车飞行,抬着摩托车走街塞巷,抬着摩托车生活。于是,年轻人的不易,普通人的不易,生活的不易,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摩托车玩家,无法让年轻人、普通人融入其中。《四海》的感染力,也就戛然而止。
今天的人们,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的人们,对“家”的感觉会更深,更希望感受“家”的温暖,享受“家”的幸福。不然,不会有那么多人宁可被隔离也要回“家”,也要把回“家”过年当作最为幸福的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四海》不把“家”当作核心来描述和刻画,不把“家”写得更温馨、更浪漫、更具吸引力,而从头到尾都在写摩托车,就必然会被抛弃。要不是很多观众是冲着沈腾去的,冲着影片投放市场前把沈腾当作卖点的宣传去的,《四海》的票房会更差。《四海》的票房在快速下滑,印证的也是这种结果。
从充满期待到大失所望,《四海》也成为今年春节档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这也进一步说明,电影市场的开放度已经很高很高,观众的欣赏能力已经不只是对个别演员、导演和编剧的崇拜,更希望被影片展示出来的精神力量感染和鼓励,能够从影片中汲取精神营养。恰恰是,《四海》在这方面表现得是非常差的。与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相比,韩寒有点不懂生活、不懂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