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这个夏天,当我走进东方艺术中心,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因为疫情,我已有半年多没听现场音乐会了。吸引我来到现场的,是上海爱乐乐团2019—2020音乐季的闭幕演出,曲目是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浪漫)。由乐团艺术总监张艺执棒,宋思衡钢琴独奏。这是一场分量很重的音乐会,全方位考验指挥、乐队、独奏家的能力。去年8月30日,也是在东艺,上海爱乐以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开幕,现在又以“皇帝”闭幕,有始有终,用纪念贝多芬250周年诞辰的主题贯串整个乐季。尽管这个乐季如此艰难,上海爱乐还是不屈不挠地走到了最后。

上海爱乐近年来可谓脱胎换骨般的进步,成为乐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尤其表现在演出曲目的大幅度扩展上,瓦格纳、布鲁克纳、理查·施特劳斯、马勒等高难度曲目成为乐团主打方向,适合乐迷欣赏潮流,常常给现场观众带来惊喜。例如演奏全套布鲁克纳交响曲,在国内目前是首家,显示出乐团的魄力和雄心。这几年,上海爱乐引进了数十位年轻乐手,他们基本功扎实,勇于接受挑战,激发了乐团的活力。一方面,上海爱乐在曲目上开拓创新,既演绎世界名曲,也演绎当代音乐;另一方面,则十分注重演出的质量。只有高质量、高水准的演出,才能真正吸引观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演出质量就是检验乐团的唯一标准。

如何统领一个由上百人左右组成的职业交响乐团,乐队灵魂——指挥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自从张艺任上海爱乐艺术总监、首席指挥后,乐团面貌焕然一新。张艺曾留学德国,功底扎实,富有灵性。大约20年前,他刚从德国留学回来,我现场聆听了一场他指挥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会(曲目中有理查·施特劳斯《死与净化》),即给我留下与众不同的印象——条理清晰,灵气洋溢。他执棒上海爱乐后,我聆听了他指挥的几场音乐会,每次都有不同的欣喜,不夸张地说,有的演出甚至超出了世界名团名指挥给我的震撼(类似的曲目),比如他指挥的布鲁克纳第二交响曲。

在此次闭幕演出上,“欣喜”再次得到印证。上半场是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主角自然是钢琴家宋思衡。说到宋思衡,可谓英雄出自少年,我很早就在电视里看他参加国内外的钢琴比赛,是中国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为拓展钢琴表演形式,吸引更多观众,宋思衡约在10年前创办了多媒体独奏音乐会,在几十个城市巡演。时隔多年,我终于在现场聆听他的演出。从一开始的乐队齐奏与钢琴华彩的强劲交织迸发,宋思衡的演奏就犹如猛虎下山,气势如虹,与乐队相映生辉表达贝多芬堂皇浩荡的英雄主题,可谓先声夺人,奠定了演出成功的基调。看得出宋思衡状态正佳,极为投入,技艺成熟。我认为他演奏最出色的是第一、三乐章,尤其是第一乐章,贝多芬的英雄气概“跃然琴上”。

如果说上半场乐队在张艺的指挥下,给予钢琴恰如其分的配合、衬托、抗衡,那么下半场的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简称布四),则是大显身手,尽情挥洒。布四在布鲁克纳交响曲中上演率最高,近20年来,凡世界名团在上海演出布四,我几乎没有错过,其中有些演出非常精彩,如夏伊在上海大剧院指挥莱比锡布商管弦乐团的演出。标杆在前,上海爱乐会是如何表现?期待中,布四第一乐章那标志性的圆号悠然响起,布鲁克纳式管风琴般音响的高潮汹涌澎湃,层层推进,极富听觉刺激。演奏布鲁克纳之难,乐坛皆知,特别是铜管,火候稍欠,瑕疵即露。上海爱乐的铜管音色,一开始似乎还可以更圆润些(也许还与乐器有关),但大约10分钟后,乐队全体渐入佳境,各声部齐整且配合默契,音色上佳,节奏自然。张艺指挥时几乎不看谱子,他胸有成竹,面露微笑,挥洒自如。他对庞大结构的解析清晰精准,犹如庖丁解牛,把容易沉闷的布鲁克纳疏导得流畅自然,怡人悦耳,并赋予勃然生机,是一次富有说服力的别开生面的解读。将近70分钟的演出,从容不迫,精雕细琢。

据说张艺如果不做指挥,也是位超级乐迷。他大量收藏唱片,对其如数家珍,津津乐道。这在指挥家中是不多见的。他指挥的音乐为什么独具魅力,真正的密码也许在这里。音乐会最后安可舒伯特《罗莎蒙德》片段,我不禁莞尔一笑:只有超级乐迷,才会用此曲收尾。超级乐迷加灵性指挥,这是上海爱乐的幸运,也是上海乐迷的幸运。(任海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