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河南经济报 记者 郑浩

“村里的集体资金如何管理使用?‘三资’情况是否按规定进行公开?重大项目有哪些?重大事项怎么决策?”召陵区纪委监委提级监督工作小组实地检查翟庄街道大河村“三资”管理情况时,向村干部抛出一连串问题。

去年,为推动纪检监察监督工作与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召陵区纪委监委针对资产资金资源规模较大、群众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3个村开展“三资”提级监督,严肃惩治侵害村集体和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有力地推动了村级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该区纪委监委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工作方案》,建立由班子成员分包,监督检查室包联的工作机制,探索实施“9个一”工作法,充分发挥“上对下监督”的“探照灯”作用和“面对面监督”的“放大镜”作用。积极采取日常监督、专项监督、提级办理信访举报、提级查办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开展村政治巡察等方式,将监督执纪触角向基础延伸。

坚持监督沉下去。该区纪委监委通过开展“一次自查整改、一次摸底清查”,对提级监督村集体“三资”情况进行全面清查核算,进一步摸清了村集体“三资”底数,做到了“资金项目清、资产底数清、资源分布清、主体归属清、债务债权清”。梳理汇总清查中发现的村会计账目、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经济合同等方面的问题,清单化推动整改问题18项。通过开展“一次专项审计、一次专项巡察”,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和巡察监督优势,发现并推动解决对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三资”运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民生领域热点难点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问题8项。通过开展“一次项目监督、一次调研督导”,对3个村涉及的重大项目进行下沉式、跟进式监督32次,与村干部、群众面对面深入谈心谈话20余次,切实把提级监督工作落在实处、落在细处,及时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问题。

坚持问题提上来。通过开展“一次清零活动、一次以案促改”,督促完善“一批管理制度”,该区纪委监委对近年来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回头看”,全面梳理排查、分析研判农村集体“三资”领域信访件和问题线索,对重大疑难问题线索提级处置,优先查办。2022年共处置“三资”管理问题线索5件次,立案查处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人。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下发《监察建议书》1份。组织各镇(街道)积极开展以案促改7场次,督促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方面制度规定56项,进一步规范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三资’管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今年他们将持续开展好提级监督工作,着力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守护好农村集体‘三资’,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