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翠坤作为提案人,联名同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提交了“关于加强建筑外围护结构安全风险防控及治理”的提案。谈及这份提案的初衷,王翠坤介绍说,建筑外围护结构既是建筑物挡风遮雨、抵御外界环境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城市建筑的对外形象。据统计,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超过600亿平方米。然而,建筑外围护结构由于系统自身耐久性问题,以及直接受到外界气候环境作用,存在着脱落隐患和风险。近年来,建筑外围护结构墙面及幕墙的开裂、脱落和火灾等现象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国公开报道的外围护结构墙面质量事故有600多起,给城市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社会反应强烈。建筑外围护结构包括建筑外围护墙体和屋面、建筑节能保温系统、建筑外墙装饰系统及以上三类的一体化系统。针对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存在的安全隐患,王翠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应加强对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安全监管,明确责任主体。王翠坤表示,政府主管部门应明确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安全监管责任,制定建筑使用期内对围护结构安全的监管要求,确定建筑外围护结构安全管理责任人,对人员密集区建筑外立面安全维护管理制定实施细则。二是加大对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安全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发。在这项建议中,王翠坤针对建筑外立面、外围护结构全生命周期、所处环境及功能性需求给出了更为细致、专业的建议。她强调,针对我国既有建筑及新建建筑存在外立面形式复杂多样、存量巨大、维护和保养难度大等特点,对建筑围护结构的安全健康监测和监管普遍存在“上不去、说不清、治不好”的难题,亟需开发高效率、智能化、定量化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安全健康监测技术和装备。针对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全生命周期内安全健康体检、风险评估预警、防护与修复技术实施及防护与修复效果评价等,还需要开发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完善标准及相关机制,整合形成体检、监测、评估、预警、诊断修复及效果评价的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根据外围护结构所处的气候环境特点,开发有效的防护修复材料及工艺装备等;针对外围护结构耐久性及防火要求,加大研发保温、防裂、阻燃、抗老化外墙材料,开发更有效、更安全、更耐久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开发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提高新建工程质量水平。三是政府主管部门应组织技术示范及推广,建立城市建筑物围护结构安全健康数据库。包括针对新技术、新工艺等,在新建外围护结构工程中开展新材料、新技术的试点示范,开展施工过程质量监管、工法检视和验收监测等高效、快捷、准确的监控技术手段的试点示范,从源头提升施工质量。针对我国典型的气候区和典型的外围护结构类型,采用高效率的智能化新技术,有计划地开展既有建筑外墙的开裂、渗漏、脱落等系统质量无损健康监测和安全性评估的试点示范工作。采用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国性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安全健康情况普查和潜在风险排查、评估工作,建立相应的建筑物安全健康档案、数据库和大数据平台,为公共安全风险管控提供有效的数字化技术支撑。四是建设相关配套机制。这点主要是针对外围护结构全生命周期安全制定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或要求,建立健全建筑围护结构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建造、运维管理、安全责任、资金及法制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及管理制度,明确建设、设计、施工、维护、监管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技术标准的支撑体系;引入金融保险和社会资本进行有效的经济保障,推动建立“产权和使用单位投保—保险公司承保—专业公司检测—政府平台监管”的联动机制,明晰各方权责,确保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安全管理有法有标准可依、责任清晰、有资金保障。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3月14日2版中国建材报记者:陶璐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