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份以来,国际油价一改往日强势,自阶段性高点118美元/桶阶段性下行,目前已跌破90美元关口。多位分析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基于对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需求转弱预期,也包括美联储加息强度对通胀的抑制,国际油价近期处于重心下移状态;但中国市场或迎来更多机遇,一方面在于油价下行降低了我国石油进口和石化行业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则为石油储备提供了机会。
多重利空叠加压制油价
8月9日,WTI原油主力9月合约保持在90美元关口下方运行,这也是7月中旬以来第二次跌破90美元关口支撑线;国际油价重心的下行引起了投资者对海外市场的悲观预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事实上,自6月份以来,国际油价便处于阶段性下行态势,期间曾相继创出99.66美元、88.24美元和87.01美元低位。截至记者发稿前,WTI原油9月合约报收于89.61美元/桶,仍维持在90美元关口下方运行。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近期导致国际油价疲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美联储加息对通胀的抑制、海外经济复苏缓慢等,多重利空因素叠加令油价承压。
五矿期货研究中心总经理孟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轮国际油价自高位下行主要受需求忧虑、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影响。“海外市场对经济衰退忧虑逐渐增强,欧美各国相继开启加息模式,尤其是美联储激进加息引发了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此外,美国试图要求页岩油企业大幅增产,并希望石油公司采取行动降低油价,也加重了原油价格的下行压力。”
方正中期期货投资咨询部石油化工组组长隋晓影告诉《证券日报》记者,WTI原油期价运行重心不断下移,主要源于宏观经济衰退预期叠加石油消费转弱对其形成明显打压。“随着全球通胀水平走高和主要经济体加息不断,全球经济增长预计显著放缓,例如美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美债长短期收益率倒挂,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数据也连续下行,均预示未来海外市场经济可能会走向衰退,这将直接压制石油需求。”
记者了解到,对于近日国际油价的接连回调,多家机构就当前主导市场的逻辑展开了热议,一方观点认为,这是由海外市场通胀“退烧”所致,另一方则认为,根本在于供需端调整。东证衍生品研究院能源高级分析师安紫薇向记者表示,近期国际油价的进一步回落,主要在于弱需求预期对其构成了压制。
石化行业运行成本或降低
中国是原油进口国,对外依存度超过70%。多位分析人士认为,近期国际油价的下行或为中国市场提供更多机遇。
“油价下滑对中国市场影响主要体现在石化产业和交通运输方面。”孟远告诉记者,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消费国,油价下降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机遇,例如将直接降低石油进口和石油化工行业成本,并通过产业链传递,降低我国经济整体运行成本;同时,油价下跌还将对中国消费增长起到一定刺激作用;此外,还为扩大石油储备提供了机遇。
隋晓影认为,当前原油绝对价格仍然处在相对高位,市场观望情绪仍然较重。待年内油价回落至70美元至80美元附近,可适当加大采购力度。“当前海外市场宏观经济衰退预期和石油消费走弱,仍然是影响油价中长期的主要逻辑,预计油价运行重心会继续下移,而短期面临美联储货币政策等不确定性因素,预计盘面维持高位震荡,待相关消息落地。”
“7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触底回升,不过仍偏低于往年水平,油价回落将有利于进口需求释放。”安紫薇表示,从供应端来看,OPEC会议确定9月份小幅增产10万桶/天,维持谨慎态度,但由于市场需求前景预期会出现转向,OPEC对有限的闲置产能释放或更为谨慎。“全球原油库存水平偏低和闲置产能下降对原油市场是偏中长期的支撑因素,短期来看,需求边际转弱则是当前市场核心关注点,预计短期价格将震荡寻底。”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油价疲软运行背景下,国内成品油市场也有调整。8月9日,发改委网站通知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8月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130元和125元。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
“尽管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挂钩,但国内油价下跌趋势亦可能终止,这主要是由于国际产油国定价所致。”孟远表示,有产油国在本月初将亚洲买家的石油售价上调了9.8美元/桶,从侧面反映了海外市场看好中国经济及中国用油需求,国内油价走势将不会与外盘联动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