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中国银保监会获悉,截至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8.2万亿元,同比增长11.4%;有贷款余额民营企业户数8347万户,同比增长11.4%。

据介绍,银保监会采取多种举措,持续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特别是加大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困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银保监会积极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推动银行机构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加强对风险评估、信贷决策、贷款发放等环节的支持,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发展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业务,创新保险产品,帮助民营企业有效缓解疫情冲击。

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发放的企业类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比重达53.5%,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年化利率4.74%,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为149.6万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办理了延期还本付息,延期金额共计3.33万亿元。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完善服务民营企业体制机制,有针对地推进纾困政策落实落细,推动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持续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质效。

中国人民银行 8 月 10 日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提出加大稳健货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报告指出,综合运用多种货政策工具,保持流动合理充裕,保持货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多种不确定因素变化,深入研判银行体系流动供求状况,提高操作的前瞻、灵活和有效,稳定好市场预期,衡好内、外部均衡。完善货供应调控机制,持续缓解银行信贷供给的流动、资本和利率三大约束,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审慎经营原则,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开发政策银行落实好新增的8000亿元信贷额度和新设的3000亿元金融工具,有力支持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多渠道补充商业银行资本,加大对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等资本补充工具的支持力度,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报告还明确,结构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及“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在题为“年来信贷结构的演变和趋势”的专栏中指出,展望未来,信贷增长将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进程相适应,更加重视总量稳、结构优。报告称,随着城镇化进程边际趋缓和房地产长周期趋势演变,过去量级较大的基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需求减弱,而普惠小微、高技术制造业等贷款体量仍相对较小,加上直接融资呈上升趋势,信贷增速在新旧动能换档和融资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会有所回落,但这是适配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反映,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减弱,货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仍将保持基本匹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