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2022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在成都以“视频+现场”的形式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1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210家、增长22%;技术合同成交 额 达 到 1396 亿 元 、 增 长11.8%;科技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200亿元、增长10.4%;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3万亿元、增长14.4%,推动全省跨过了创新型经济体的门槛。

会议提出,2022年力争全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总量达到12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42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45万亿元,科技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500亿元。

围绕上述目标,会议做出了多项明确安排和部署。

重塑科技计划体系。结合产业发展、区域发展、科研规律,新组建5-6亿元的省自然科学基金,优化整合若干科技专项,形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台与人才计划“四位一体”的省级科技计划体系。

优化资源配置力量。按照省委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的要求,进一步突出重点,大力支持天府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台建设,挂牌运行天府绛溪实验室和天府锦城实验室。聚焦集成电路、航空与燃机、钒钛稀土资源等领域组织新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着力取得一批重大技术突破,获得一批标志成果。争取国家批复建设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推进放权赋权改革。出台《建设绿色低碳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实施科研减负2.0行动。在绿色低碳等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实施“揭榜制”项目试点,在基础研究、人才项目扩大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在个别管理规范单位探索推行项目自主验收试点,升级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打造“一站式”服务台,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

启动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四川行动。探索建立省市联动机制,加强地方转移支付力度,综合地方财政投入、项目管理能力等因素,省级科技资金按一定比例,对各地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的科技项目予以资金配套支持。下沉项目推荐审核权限至区县、学院,建立省市县或省校院三级审核把关机制,构建形成“大资管”新局面。

加强项目日常监管。落实牵头单位法人主体责任,落实推荐单位审核把关责任,落实管理处室立项推荐责任,构建“谁牵头谁负责、谁推荐谁负责、谁立项谁负责”的责任体系。对弄虚作假的个人、单位予以严厉处罚,对不配合管理的责任主体取消项目申报资格。同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通过“结题”等方式包容科研失败。

此外,会议要求,2022年建好四川省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台,取得早期收获;争取国家层面出台《绵阳科技城建设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推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调整优化,启动首批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命名首批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并给予激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