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外贸首破6万亿美元大关的同时,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地位也创下近6年来的最高水平,成为当前全球最受欢迎的跨境支付货币之一。
近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金额中的份额升至2.7%,6年来首次跃居全球支付排行榜第四位,仅次于美元、欧元和英镑。
受访业内专家认为,人民币国际支付地位的提升是贸易投资等中国实体经济活动活跃的体现,也体现了市场对人民币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实体经济“护航”
“人民币全球支付排名的跃升表明了全球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旺盛。”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人民币全球支付排名跃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稳中向好,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不断增强。二是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深化,提高了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便利性。三是人民币结算政策机制持续完善,为人民币全球支付保驾护航。
更深层次看,程实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高增长是推动人民币全球支付地位提升的重要力量。“贸易的活跃意味着以人民币结算的需求持续扩大,叠加人民币汇率坚挺的因素,推动海外企业选择储备人民币资金,用于对华贸易结算的同时,可以对冲非美元货币的贬值风险。”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人民币全球支付排名的跃升是市场的选择,是与中国贸易规模扩大和贸易份额提升等经济活动相适应的,同时也进一步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外资对人民币资产的看好在其他领域也有体现。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债券达1666亿美元,人民币资产已成为外资增配的重要资产。
“贸易投资等实体经济活动成为推动跨境资金流入的主要动力。”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国新办1月21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受益于疫情之下中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势,中国良好经济发展前景对境外长期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货物贸易和各类投融资活动总体保持较高活跃度。
仍有提升空间
从2010年10月SWIFT逐月发布人民币追踪报告、人民币全球支付排行第35位,到如今跃升至第4位,人民币的魅力与日俱增。据悉,在SWIFT计划于2022年推出的新支付系统中,中国银行等全球6家银行名列其中。与此同时,SWIFT与中国央行在数字货币等领域的合作也在积极推进。
程实认为,人民币全球支付排名的提升有助于降低汇率风险,有助于降低外汇储备风险,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不过,温彬也表示,虽然人民币全球支付排名大幅提升,但从中国的贸易投资规模和经济地位来看,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所占的份额与潜在的市场需求仍不相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温彬表示,可从四方面发力推动人民币全球支付排名进一步提升:一是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经济基本面继续向好;二是稳步扩大包括金融市场在内的对外开放;三是继续建好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全面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四是完善离岸金融体系,大力建设离岸人民币市场,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程实认为,在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体系和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以及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框架的进一步健全的背景下,贸易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宏观环境将更为安全有效。随着RCEP生效实施,亚太区域贸易将更为活跃,推动人民币使用场景不断丰富,人民币在贸易投资活动中的使用将得到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