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丁琬璎 山东烟台首家上市公司——烟台园城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园城黄金",600766.SH)近期欲跨界锂电行业惹关注。
2月24日晚,园城黄金公告,拟与江西丰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江西丰锦锂能有限公司签订《增资扩股协议》,以平价增资的方式,以2603万元取得江西丰锦锂能有限公司51%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丰锦锂能的注册资本将增加至5103万元。
上交所火速发来问询函,要求公司立即核实相关情况。
(相关资料图)
据了解,近年来园城黄金先后在环保、白酒、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展开并购,但多个项目折戟而返,其股价却在一年间上涨了2.5倍多。
问询函指出资金和人员问题
在公告中,园城黄金表示,本次向标的公司增资,是为了与丰锦锂能、丰锦集团共同在新能源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图发展,公司对标的公司的增资款项,应专项用于新能源领域的并购及投资。
但随后即遭到上交所问询,问询函中要求园城黄金补充披露本次交易的资金来源,并结合公司正常经营需求、投资计划、项目的后期投入和其他成本等情况说明公司后续资金安排,并明确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另外还要求补充披露是否具有与本次标的相关的行业经验、技术和人员储备,是否已进行可行性论证、是否已取得必需的行业准入资质或证明等,并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根据园城黄金今年1月底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亏损80万元至120万元,另据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园城黄金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仅为1188万元,披露的员工总数为12人。
此外,《投资者网》研究员搜索Wind中显示的园城黄金官网(www.ytycgf.com)发现,官网已经打不开(见图)。
缺少资金、技术、人员的同时,官网亦在“状况外”,使得园城黄金本次跨界引发市场疑问。
事实上,园城黄金今年以来几乎每次重要报告的发布,都收到了监管部门的问询函。
今年2月份公告宣布跨界锂电行业、1月底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甚至去年三季报发布后也收到了问询函,几乎称得上“一公告一函”,这在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
跨界尝试“屡败屡战”
根据相关公告,最近几年园城黄金频频尝试跨界,但都以折戟告终。
2020年3月份,园城黄金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天津市津彤源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合计持有其100%股权。公司表示,欲通过外延式并购开拓危废处置及利用等环保业务,实现业务转型和升级。当年7月份,因津彤源的经营业绩未达到预期,交易各方未能就本次交易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园城黄金终止了该事项。
2020年9月份,园城黄金宣布了新的跨界计划,拟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贵州茅台镇圣窖酒业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进军白酒行业。不过,由于对标的公司估值未达成一致意见,该重组事项也很快终止。
2021年6月份,园城黄金又宣布拟购买浙江元集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股权,后因继续推进重组方案的时间较长、不确定性较大,重组事项再次作罢。
2022年5月份,园城黄金再次宣布跨界计划,拟通过增资方式取得科宇新能源51%股权,交易完成后园城黄金直接控制标的公司。不过,在公司签署《重组意向协议》后,尚未有新进展。
跨界计划“屡战屡败”,但园城黄金仍“乐此不疲”的背后,是其主业不济导致发展陷入瓶颈亟需突破。
频频跨界背后:主业不振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园城黄金扣非净利润均为负数,2021年实现84.9万元的扣非净利润后,据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年度扣非后净利润为-80万元至-120万元。
也就是说,2018年至2022年,除2021年之外其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见图)。
根据公开信息,1996年10月28日,园城黄金登陆A股,成为山东烟台市首家上市公司,当时上市公司名称为烟台华联,后园城集团入主,公司更名为园城股份,变为民营资本控股,随后因为转型黄金开采领域,公司更名为现名,其主业从百货商业、地产、煤炭,到目前主要从事的业务为钢材、煤炭、燃料油的销售工作。
根据其2022年半年报,园城黄金的主营业务收入由燃料油和建材构成(见图)。
园城黄金表示,2022年业绩预亏主要由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上年公司托管收入283万元,本年无相关业务。二是报告期内受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及疫情管控影响,烟台地区建筑工地开工及施工进度较上年同期下降,导致烟台本地钢材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公司钢材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钢材交易产生的净利润下降。
尽管近年来跨界频频折戟而返,但近一年园城黄金的股价一路震荡攀升。
自2022年2月24日的4.84元/股,至今年2月24日的18.82元/股,一年之间股价大涨288.8%。尽管2月27日,园城黄金股价下跌8.34%至17.25元,但相较于1年前,其股价仍有256.4%的涨幅(见图)。
有投资人士认为,有的企业在原有主业遭遇发展瓶颈时,通过跨界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改善经营困境,但也有部分企业想借助资本市场热点“蹭概念”。
园城黄金本次跨界锂电行业能否有所突破,还留待市场进一步验证。(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