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新黄河记者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6月8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主场城市活动将在日照市举行,包括启动仪式、现场观摩等。


(相关资料图)

启动仪式当天,将举办“让文物活起来”特色展演。通过情景剧、舞蹈等别开生面的艺术形式,讲好文物故事。日照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遗存众多。尤其以两城镇、东海峪、五莲丹土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密集,作为山东地区早期文明的代表,一直以来在考古界享有盛誉。主办方精心编排的情景剧《海曲汉韵》、歌曲《丹土》、舞蹈《陶铃》等三个艺术剧目,将艺术化诠释“日出东方照见齐鲁”的深刻内涵。

将展示遇“建”山东—齐鲁古建寻访之旅成果。古建筑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今年3月,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遇“建”山东——齐鲁古建寻访之旅正式启动,通过对山东代表性古建筑的实地探访,全景呈现古建今辉的风雅之美,打造“遇‘建’山东”文旅品牌。在遗产日当天,将通过专题视频形式,向社会各界生动展示齐鲁古建风华。

将发布山东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日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经广泛征集、遴选出山东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9个。入选案例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方面具有典型示范意义,集中展现了山东文物工作新气象、新作为。

将观摩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示范点。山东是文物大省,不仅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样,而且更加注重深化保护利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两城镇遗址、两城扬水站、日照海洋美学馆作为文物活化利用的典型案例,充分发挥了文物在服务社会、助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除主场城市系列活动外,山东各市地、各区县文旅部门,也将组织开展一系列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线上线下活动。

非遗方面,山东将围绕“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要求,以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进景区看非遗等形式,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展示展销和互动体验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一是6月8日在日照市举办全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暨“非遗购物节”启动仪式。在日照东夷小镇组织当地40余个非遗项目,通过开展非遗购物节、非遗进景区等形式,进行现场非遗展演展示展销和互动体验。

二是在第七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上举办非遗购物节。活动于6月9日至11日在济南西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共组织省内外120余个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非遗老字号项目及传承人参加,其中外省非遗项目40余个,本省非遗项目80余个,包括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70余个,为群众提供内容丰富的高品质消费选择。

三是开展线上直播销售活动。依托天猫、京东“好客山东旗舰店”开设“好客山东非遗购物节专区”,设立多种优惠券、多件多折、关注红包等促销优惠活动;同时开展“好客山东·非遗好物节”直播专场活动,通过线上渠道让广大消费者了解山东非遗,畅享非遗好物。

四是在省文化馆(省非遗保护中心)举办丰富多彩的展览展示体验活动。主要有“茶悦四季一盏山水”主题茶艺文艺表演活动、山东茶文化展,“运河古韵漆光溢彩”——德州窑红绿彩瓷、漆画艺术展,山东非遗二十年摄影展,以及“邀文人雅集,品中华香道”主题体验活动等,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让观众直观地了解中国茶文化,探寻中国陶瓷艺术、漆画艺术在“传统与现代”“追随与创造”中的新工艺,了解非遗保护的历程和成果,沉浸式体验香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是鼓励支持各市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展览展示展销体验活动650余场。全省各地文化和旅游局将在A级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文化空间,同步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非遗进景区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和相关企业、单位使用统一标识,以线下活动为主,结合线上宣传推广及网络销售,让消费者在体验、购买非遗产品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