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房企龙头碧桂园(02007)发布了一则提呈要约回购公告。

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公司对2022年7月到期的4.75%票据提呈要约回购,以票据每1000美元本金额1000美元的购买价以现金购买其任何及全部尚未赎回票据。


(资料图)

据悉,该票据总规模为7亿美元,目前仍在市场流通的票据本金额为6.83亿美元,本次要约期限截止到2022年6月22日下午4点(伦敦时间)。公司将使用内部资金为要约提供资金,要约的预期结算日期为2022年6月24日或前后。

划重点的是,碧桂园这一次要约回购还是现金要约。一般而言,与公开市场债券回购不同,现金要约通常回购金额较大,且更需企业资金保障。不过,从公告显露的内容来看,碧桂园似乎无惧资金压力——“为有效完成该笔要约,公司已提前做好了要约回购资金的划付安排”。另外,本次偿付完成后,公司年内已无到期美元债。

作为行业“老大哥”,碧桂园的一举一动向来不乏“风向标”作用,而此次无惧资金压力大手笔回购的动作恐怕更是引人注目。

那么,碧桂园这一次大手笔要约回购动作究竟透露了什么讯息?

从行业层面来看,不断出台的宽松政策在促进地产行业回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民营房企缓解了资金压力,创造了平稳健康的发展环境。

2022年,面对地产行业的不景气现象,政府在需求端和供给端政策纷纷做出放松调整——需求端政策放松力度较大,供给端政策则以纠偏为主,从而进一步促进地产行业迎来回暖之势,成为“稳增长”的重要主线。

一分为二地看,需求端方面,政策放松主要体现在二线城市针对限购打开政策工具箱、多地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进一步下行至4.25%及公积金贷款支持政策持续呈井喷之势等措施上。而供给端方面,则主要体现在优质民营企业公开市场融资终于破冰、超过40城出台预售资金监管优化政策等。

鉴于上,可以看到,随着供需两端宽松政策持续发力,放松效应不断累积,房地产市场信心有望逐步得到恢复,行业回暖可期。而对于民营房企而言,随着宽松政策不断释放利好消息,这也将进一步缓和公司资金压力,并迎来边际回暖发展机遇。

从公司层面来看,碧桂园稳健的现金流、不断优化的债务结构以及保持强大韧性的销售业绩进一步彰显了公司的“续航能力”和回购信心。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碧桂园能够回购7亿美元票据的背后亦体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即稳健发展的经营内核是其能够实现“续航能力”、彰显回购信心的关键。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如下:

一是,稳健的现金流促使碧桂园拥有提前回购的底气——据财报数据披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碧桂园共有可动用现金余额1813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469.54亿元,受限制现金仅有343.46亿元,可动用现金储备处于较为充足的水平。

二是,不断优化的债务结构,促使公司偿债压力进一步减轻,进而加强了公司的“续航能力”。据财报数据披露,截至2021年末,碧桂园总有息负债下降至3179.2亿元,净负债率45.4%,较2020年末降低10.2个百分点,非受限制现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倍数上升至1.9倍,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也下降至74%,三道红线指标持续向绿档优化。

最后则是,保持强劲韧性的销售回款进一步加强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021年碧桂园实现权益销售金额5580亿元,权益销售面积6641万平米,较2020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滚动回款率维持在90%以上,销售回款较为强劲。尽管市场对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前景存在一定的分歧,但碧桂园的销售业绩仍保持着相当的韧性,一方面在于三四线城市仍有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与碧桂园的充足的土地储备和选择性的投资布局也有一定的关系。

由此,碧桂园这一回购动作背后所透露的信号也是十分显而易见的——即企稳回暖的行业和稳健的经营业绩助力下,才能促使公司拥有大手笔回购的底气。

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园这一要约回购动作也获得市场诸多认可。

有分析人士认为,开展要约回购是更具效率、更为透明的主动债务管理方式,有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同时,此举也能提振投资者对行业以及优质民营房企的信心。

事实上,自2021年底至今,碧桂园曾多次通过回购债券、增持等实际举措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稳定。据统计,自2021年12月30日至6月15日,公司已公告累计购回优先票据本金总额5570万美元。此外,2021年期内,控股股东累计增持29个交易日,合计增持约3.28亿股,体现了控股股东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

总结来看,政策的调整正驱动行业内的企业发生变化,经营稳健、财务健康的房企更受政府、金融机构的信赖。与此同时,碧桂园自身也通过积极管控风险,调整发展结构,向稳健型企业迈进,再加上融资支持,未来将更有利于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碧桂园作为民营房企龙头,随着市场企稳回暖,后续股价和业绩将迎来一定的上行空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