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报记者/俄日措通讯员/三措吉
贵南县除有“藏绣之乡”的美誉外,还是歌舞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贵南县坚持“走民族路子,打特色品牌,树支柱产业”的思路,把歌舞经济发展成为全州乃至全省文化产业的一个新亮点。“贵南歌舞”成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新途径,被评为青海省六大劳务品牌,在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缓解了就业压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贵南县自然环境辽阔壮美,各族群众性格豪放宽厚,喜欢将对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的期望用音乐舞蹈表达出来。 获得四川卫视“中国藏歌会”全国总冠军的德格叶,出生于贵南县过马营镇,他参加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推出的《星光大道》栏目,获得全国第六的好成绩;来自沙沟的仁青卓玛演绎的“卓玛的阿则”,悠扬婉约、自然押韵,吟唱出百转千回的旋律;茫拉乡下洛哇村的丹正母子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吉他弹唱《乌兰巴托的夜》引爆全网,播放下载量突破千万,粉丝超过103万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贵南县遍地都是歌手,他们的歌声天然无雕琢,清澈而纯净,他们朴实无华却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坐落在沙沟乡西山梁边的山洼里,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村落里走出了一支走南闯北的藏族歌舞演出队——贵南县石乃亥民间艺术团。二十多年来,石乃亥艺术团先后培养了几千名民族文艺人才,走遍了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演出10万多场次,年创收1200万元。 石乃亥民族艺术团2005年被中宣部、文化部评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单位;2006年被文化厅列为我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7年被青海省政府评为促进就业先进单位;2008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9年评为“全省文化经纪人带头优秀单位”。中央宣传部原部长刘云山称石乃亥民族艺术团为“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榜样,农村文化建设的功臣,农牧民文化致富的带头人”。 一个个奖杯,一项项荣誉,昭示着贵南县的歌舞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走出青海,走向了全国。 近年来,贵南县注重将特色资源优势、文化底蕴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连续成功举办八届藏绣·歌舞文化旅游季活动。该文旅品牌已成为展示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舞台,对外开放合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拉近与兄弟县市情感的重要纽带。 通过举办专场展演展示推介活动,充分展示了贵南县内涵丰富、绚丽多彩的藏族服饰文化魅力。射箭比赛、锅庄篝火晚会、物资交流展销、牦牛文化和农畜产品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活动,向社会各界全方位展示了“流彩贵南”优质的文旅资源、产业特色和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贵南县依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抢抓全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有利契机,加快推进“文旅+歌舞”融合发展,全力开创了文旅产业发展有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