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海迪士尼乐园重启开园,这似乎为夏季旅游市场注入了一丝鲜活气息。旅游业已经度过冰河期了吗?

首先,必须承认的一点是,疫情对旅游业的打击是沉重的。

疫情发生之前,中国旅游业恰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无论是景区项目、特色旅游小镇、乡村振兴旅游的开发和建设,还是研学游、亲子游、银发游等旅游细分领域的兴起,都彰显着行业的勃勃生机。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使这些都被迫按下暂停键。不少酒店和民宿关闭,景区收入下滑,特色旅游项目停滞,加之餐饮行业、酒店行业以及街边小店生意等均受到影响,这在一些地区表现尤为明显。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同比下降52.1%;国内旅游总消费同比下降61.1%。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32.46亿,恢复到2019年的54%;国内旅游总消费2.92万亿元,恢复到2019年的51%。2022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8.3亿,同比下降19%。

疫情散发之下,旅游业不断经历小震荡的同时,行业整体也在经历大震荡。可以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在疫情的影响下,这种情况还会持续。

其次,人们的旅行消费理念已经发生变化。

一方面,经济承压,一些行业经历调整,部分人群的预期收入下降,消费支出更加谨慎。作为可选消费,旅游消费的支出必然也会受到抑制。这既体现在是否进行旅行上,也体现在旅行期间的消费上。以2021年十一黄金周数据为例,全国旅游市场数据呈现出人数恢复但收入疲软的情况,不少地区和目的地都清晰地展现出人数增长、收入下降的态势。

另一方面,受疫情常态化和学校、企业、社区管控等因素影响,人们的旅游意愿和方式在改变。减少跨省游,选择郊游或周边游;减少出行天数和住宿需求,规划短期游玩项目;改变出行方式,进行更方便更有私密空间的自驾游……长期的旅游出行计划和旅行期间进行的大幅消费不再是“刚需”。尽管居民休闲消费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回暖,但在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在需求端实现较大提振的周期会比预期得更漫长。

最后,政策提振之下,旅游行业还需在坚守中自救。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来临,不少地区联合景区、文旅企业、餐饮酒店企业等出台促旅游消费的优惠政策。比如为扶持中小微企业,海南省财政安排五千万专项资金稳定旅游市场,对象包括A级景区和椰级乡村旅游点以及星级饭店等。浙江在6月28日启动文旅消费季,将推出30余项各具特色的文旅活动与产品,发布惠企惠民举措200余项,开展各类文旅促消费活动350余场。

应该看到的是,政策是刺激旅游消费增长的手段,但现阶段,想要百姓真正愿意在旅游上花钱,就要“打铁还需自身硬”了。

年来,旅游业内人士也在不断反思如何在疫情之下生存发展。可以看到,他们在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产品形式、营销方式、服务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

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营销创新的例子是,在疫情发生初期,不少景区、目的地和旅游企业开展了云直播等线上业务,携程CEO梁建章接地气的“换装直播”直接撬动了其预售商品交易总额超过50亿元。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方面,很多文旅企业都努力在探索中前行,开发了不少跨界融合的产品。比如在洛阳,当地就以洛阳历史文化为素材、以博物馆为实景打造了“剧本杀”产品。比如,不少酒店抓住年轻人群的特点,开发了电竞酒店、剧本杀酒店、大电影酒店等业务。再比如,在露营经济火爆之下,不少营地进一步细分消费者需求,开拓了星空露营、骑行露营、农村露营、研学露营、亲子露营等多种类别。

如何更具生命力是整个行业仍在探索的话题。但应该看到的是,中国经济仍在稳步前行。稳之一字,也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主题。在抗疫之战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决心。而在这个大导向上,旅游业既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更要有创新和变化的勇气。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