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新股发行备受市场追捧。北交所今年首只新股沪江材料申购结果显示,网上打新环节,沪江材料吸引40.8万户投资者参与打新,网上有效申购倍数为942.97倍,获配比例为0.11%。
如此火爆的新股发行行情,让众多投资者在一股难求之余,也把目光转向潜在的北交所 IPO上市公司,以便抢占先机。其中,2021年底申请北交所上市并进入辅导期的圣兆药物(832586)因具有的独特性和巨大发展潜力而受到不少投资者关注。
深耕药市蓝海超前投入研发 已达北交所IPO标准四
公开资料显示,圣兆药物是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长效注射制剂和靶向制剂产业化开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以微球、微晶、脂质体和缓释植入剂为核心的高端复杂注射剂的开发及产业化;研发产品适应症涵盖精神分裂症、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镇痛以及糖尿病等重大疾病谱。
圣兆药物的产品独特性在于高端复杂创注射剂既不属于传统的创新药,也不属于传统的仿制药,但正因为如此,又具有特别的优势。
首先,技术壁垒高。由于没有成功先例可循,高端复杂创注射剂在工艺门槛和技术难度上不弱于创新药,因此技术壁垒较高。
其次,成功率较高。高端复杂创注射剂在研发成功率上远高于创新药,相比创新药普遍20年还不一定能磨一剑,其市场份额和收益回报既可望也可及。
再次,受集采影响较小。目前医药集采陷入价格战,众多的传统仿制药杀得血流成河,而高端复杂创注射剂因为属于市场稀缺品种,研发门槛高,国外企业主要以强生、阿斯利康、礼来和日本武田为主,国内只有圣兆药物、丽珠集团、绿叶制药、齐鲁制药等几家公司掌握核心技术,竞争少,短期内不会受集采政策影响。而即便纳入集采,对于圣兆药物这样的研发型企业来说,本来也是需要与销售公司合作的,反而可以借道集采快速铺开市场,减少推广费用和时间成本,也是利大于弊。
还有,市场容量巨大。高端复杂创注射剂主要覆盖肿瘤和慢性病领域,这些疾病的患者人数众多且很多需要长期持续用药甚至是终生用药,因此产品的市场空间巨大且稳定。
正是由于看准了市场蓝海,因此即便高端复杂注射剂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需要资金甚巨,但圣兆药物仍然采取了坚持长期超前投入核心技术研发的战略,不计较短期财务报表的小利得失。
例如,去年三季报显示,2021年1~9月,公司研发费用达5797.02万元,同比增长25.69%,不仅三个季度研发费用总额就超过北交所 IPO标准四所要求的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不低于5000万元,而且研发费用同比增幅在尚未取得药品销售营收的背景下也显得非常突出。
据统计,公司自2015年登陆新三板后多轮募资总额近9亿元并相继投入研发,可谓不遗余力又志在必得。
截至2月9日收盘,圣兆药物股价为25.21元,相比上一轮定增时17.25元的定价,已上涨46.15%。按公司目前总股本127,999,997股计算,公司市值已达32.27亿元,远超北交所 IPO标准四所要求的市值不低于15亿元。可见,市场主力机构与圣兆药物管理层是“英雄所见略同”,高度认可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投资价值。
“知药派机构”中金辅导上市 百亿市值潜力爆发在即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知药派机构”中金公司也看中了圣兆药物的投资价值,并成为其上市辅导机构。
从历史上看,中金公司对辅导上市的公司是比较“挑”的,以细分行业龙头为主,数量很少,但眼光都很准。中金公司之前也辅导过不少暂未盈利的研发型药企,例如君实生物、泽璟制药等,这些公司后来都发展良好,并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按照以往的经验,中金公司此时选择辅导圣兆药物,说明被选择辅导的研发型药企已经接近了成药上市和业绩爆发的临界点。
事实也的确如此。业内分析,2022年,圣兆药物预计1款产品过评。2023年,预计5款产品过评。2024年,预计2款产品过评。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3年里,圣兆药物有望进入成药上市和业绩爆发的丰收阶段。
而根据华金证券研究所研报,中国微球制剂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24年将达116.1亿元。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微球产品有奥曲肽、亮丙瑞林、曲普瑞林、利培酮,其中国产化的只有博恩特和丽珠的亮丙瑞林及绿叶制药的利培酮微球,前两家公司加上原研2020年国内销售额超35亿元,绿叶的利培酮去年才刚获批上市。
脂质体方面,目前国内上市的脂质体有3个,分别是紫杉醇脂质体、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2018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超过25亿元,2019年超过34亿元,2020年超过40亿,每年保持高速增长。
这表明,圣兆药物产品成药上市之后,国产替代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因此价值投资者可持续跟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