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王凤娇

“捞矿浆、查颜色、捻粒度,分析品位,作好记录。”二十几年里,这套动作他做了几万次。从门外汉到专家,他围绕选矿生产的重点、难点,改造选矿工艺技术,练就一身过硬本领,他就是甘肃省高台县宏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选矿厂厂长李文荣。

6月5日,记者见到李文荣时,他正在工作室里模拟尾矿精选工艺流程。


【资料图】

说起与选矿工艺技术的缘分,时间就要回到1991年。当时,高台县氟化公司招工,刚刚高中毕业的李文荣进入浮选车间当了一名学徒工。由于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加上水质等技术工艺的原因,效益不好,于2001年进行改制,成立了高台县宏源矿业公司。

新公司的成立让李文荣看到了光明的前景,但是仍存在浮选技术指标差的问题,为此公司专门从南方请来技术专家,专家们虽然都提出了一些方案办法,但由于停留在厂里的时间短,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李文荣觉得,要想解决根本问题还是得从生产工艺问题上下手。有了这个想法后,李文荣开始一心一意作起了研究。

作研究的第一关就是打通“知识屏障”,为了尽快掌握相关知识,李文荣购买书籍、搜集资料,一页页看,一条条记,直到吃透弄懂。“当时买了很多选矿书籍开始自学,我还给自己规定了时间表,除了白天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学习外,每天晚上七点半到十一点半,再学四个小时。”李文荣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道。

晚上在家啃书本,白天钻进实验室,工作抢着干,事事争先,处处留心,仅药剂配比试验就做了不下百次,就当李文荣感觉所有的希望都破灭的时候,偶尔的一次实验意外,让他发现了新的突破点。

“当时也是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实验,加完药剂后,在等待的几分钟时间内,由于一直是连轴转,我就坐在椅子上睡着了,搅拌时间已经远远超出了工艺参数的临界值,当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我就想着试试看,也没抱希望,打开实验器具后,没想到实验结果完全不一样,各项参数指标出奇的好,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想起当时的场景,李文荣还是很激动。

实验的意外成功更加坚定了李文荣的信心,由于他做配比试验经常到了下班还做不完,为了不耽误大家下班,李文荣索性向公司申请宿舍常住。一旦有了新思路,就不分昼夜在实验室反复试验,边学边总结,从来没有一丝一毫懈怠,甚至有时一天只睡3到4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几百次的大小试验,李文荣攻克了废弃矿回收再选这一技术难题,得到公司和全厂职工的高度评价,仅此一项攻关至今已为企业累计增加效益近2000万元。

选矿作为高耗水的行业,过去选矿用水都是抽取邻近农田地下水,每年到干旱季节就会和当地村民发生用水矛盾,企业被迫停产。为解决这一难题,李文荣提出了通过矿井水选矿变废为宝,搞废水选矿工艺研究的设想,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公司大力支持。

2006年7月,李文荣提着从矿井打来的水,又一次“躲”进了实验室,开始了废水循环再利用技术攻关,仅仅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成功试验出了矿井水用于选矿的技术方案和选矿废水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将矿井外排废水引入选矿厂,实现了选矿水循环再利用,使企业年抽水费用降低30多万元,也是在行业中首家实现采矿井的废水用于选矿。

以前公司采用国内通用的热水选矿工艺,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效益下滑,企业的生存面临巨大挑战。为此公司聘请了西北矿冶研究院等技术院专家就冷水常温选矿和提高回收率的课题展开研究,一年多的试验,最终以失败告终。专家们放弃了,但遇事爱琢磨的李文荣没有放弃,在专家的启发下,李文荣想到用常温水选矿的思路,有的同事说这种想法是异想天开。

“当时决定研究这个技术时,很多人确实也不理解,说我是瞎研究,专家都没有实验成功,我一个高中生就更不可能了。”但不服输的性格坚定李文荣必须成功的信念,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李文荣成功把冷水常温浮选的工艺从实验室运用到了生产一线,达到了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高台宏源矿业公司也成为了西北首家采用冷水浮选工艺的选矿企业。

该技术的应用,每年为公司节约燃煤3000多吨,选矿回收率由原来的72%提高到了83%,节能增效都在100万元以上,真正达成了节能、增效、减排的目的。

(受访者供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