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南京金融城三期项目坐落于南京市建邺区河西大街,总建筑面积约70.1万平方米,其中地上约46.4万平方米。该项目是南京河西建邺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核心载体,以创新设计和庞大体量,成为城市新地标与经济发展引擎。
1.空间设计创新:打破“孤立”的金融建筑逻辑
区别于传统金融项目“封闭、独立”的布局思维,其通过“塔楼悬挑体量”设计,实现了“互动与私密”的精准平衡。悬挑体量朝向相邻塔楼,强化了建筑群内部的空间关联与协作氛围,适配金融机构间的业务联动需求;同时朝向城市景观带,既让使用者获得开放视野,又通过空间划分保障隐私,为高密度金融办公场景提供了更人性化的空间解决方案。
2. 建筑技术创新:以定制化突破“标准化”局限
该项目选用耀皮玻璃(600819)超大超白LOW-E幕墙玻璃。核心亮点是耀皮玻璃研发的专属LOW-E膜技术:并非采用市面通用产品,而是完全围绕项目需求定制——以“设计师构想+功能隐私双需求”为导向,最终产出综合反射率15%和8%的两款膜材。这种“项目驱动研发”的模式,既满足了幕墙在采光、隔热、防窥等核心功能上的精准要求,也为超大型金融地标项目的材料技术适配提供了“定制化”范本。
3. 视觉表达创新:赋予金融建筑“鲜活”的象征意义
突破了传统金融建筑“沉稳、单一”的视觉惯性,其幕墙颜色与周边建筑形成显著对比,以“雨后春笋”为意象载体,将建筑形态与城市发展寓意深度绑定。这种创新不仅让项目从城市建筑群中脱颖而出,更通过视觉符号传递出南京金融产业“蓬勃生长、充满活力”的新形象,改变了公众对金融地标“严肃刻板”的认知。
作为一、二期的进阶,金融城三期核心创新是“非简单扩容”:以“一轴两廊四谷”布局为抓手,串联分散金融机构与资源,推动河西金融区从“企业集聚”升级为“生态协同”,提供“物理空间+功能整合”双重支撑。而耀皮玻璃定制化幕墙既是适配多元功能的“物理外衣”,也是保障协同效率的“技术基石”,与项目共促南京金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