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高端制造行业的关注,到并购市场上频繁出现的能源企业案例,再到IPO与再融资市场上,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崭露头角”,来自资本市场的多项数据显示,各路资本正加速涌入高端制造、新能源、硬科技等领域。数据的背后,反映出投资人和企业的心态,也折射出产业升级动力的变化。


(资料图)

高端制造项目大量获投

为实业注入活水

作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VC/PE(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开年以来的投资动态,折射出投资人对未来行业发展前景的展望。来自多家机构的数据显示,对制造业硬科技的投资已经成为股权投资关注的主流赛道。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2023年2月,制造业项目获投数量升至首位,共完成93起融资事件,环比上升18%,同比上升52%;交易总规模环比大幅提升76%,同比则大幅上升117%。其中,高端制造项目仍为这一领域的主基调。

“从数量上看,高端制造在制造业项目中占比约为40%;从金额上看,相应占比约为30%。”投中研究院院长刘璟琨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制造业项目交易的提升说明在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宏观背景下,投资机构更关注所投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基金的退出路径。在硬科技加持、产业链补链诉求增强、国家对“专精特新”企业扶持等因素的带动下,制造业投资价值上升,越来越受到各路资本追捧。这也是制造业发展积累到一个阶段的必然结果。在未来可预见的5至10年内,制造业投资热度会越来越热。

在IPO市场,今年以来也有一批制造业上市公司陆续登陆A股,其中不乏高端制造领域企业。《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截至3月23日,在年内上市的61家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51家属于制造业,涉及包括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医药制造等领域,IPO募资总额超450亿元。

与此同时,高端制造企业的再融资也在积极进行中。近段时间,包括立讯精密、科德数控、芯朋微、怡合达等多家高端制造领域公司近期均发布了定向增发预案,募资均主要用于加码主业。例如,立讯精密公告拟定增募资135亿元,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生产线建设及技术升级项目等。

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的投融资数据中,生产制造、先进制造位居前列,融资事件合计超过240起。从融资事件轮次分布来看,早期投资仍占据主流,种子轮、天使轮及A轮融资事件占比超五成。“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加快发展,因此该领域融资事件数位居前列。”天眼查数据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陈倞说。

能源企业并购加速

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新能源也是资本市场上的一大热词。来自投资与并购市场的多组数据显示,在初创项目蓬勃发展的同时,能源企业优化自身结构、提升规模效应的发展路径正在持续进行中。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23年2月,公用事业领域融资数量涨势同样亮眼,其中电力、碳中和相关项目更受资本关注。具体来看,2月公用事业项目获VC/PE投资的共有8起,环比上升300%,交易规模也达到了1.06亿美元。

刘璟琨表示,公用事业中的投资以环保低碳为主,体现了“双碳”战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机构对于环保相关领域机会的关注。预计未来这一趋势仍将延续。

在并购市场上,能源企业同样频繁现身,反映出相关领域交易活跃。根据清科创业旗下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23年2月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14笔并购交易,其中披露金额的有97笔,交易总金额约为1368.78亿人民币,同比上升107.1%。其中,能源及矿产行业并购交易金额位居第一,涉及金额为907.72亿人民币,占比达66.3%。

业内人士表示,新技术、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来持续的新融资需求,而随着相关政策的推出和落地,资本市场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功能也进一步凸显,有望满足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企业快速发展带来的融资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花结果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整体来看,作为资金投资的主导方向,包括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在内的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也已开花结果,科技创新成果不断落地。

一组数据显示,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的主阵地,有力推动我国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据统计,截至3月23日,科创板已有509家上市公司,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创业板已有1245家上市公司,其中809家公司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65%;北交所已有182家上市公司,其中177家公司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97%。

从业绩来看,尽管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投资时期较长、获取盈利速度偏慢,但在近年来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下,多家企业发展状况良好,已实现业绩的扭亏为盈。

以科创板为例,2022年科创板营业收入、净利润已分别迈入万亿元、千亿元“大关”。同时,根据已披露的2022年业绩快报,科创板共有9家公司实现了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双正”,即将摘掉代表“未盈利企业”的“U”字标志。2022年年报收官后,科创板未盈利企业摘“U”数量预计将达到18家,占比近四成。

对于硬科技领域,地方政府也频繁出手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例如,广州创新投资母基金新设500亿元基金,以高精尖领域和硬科技前沿领域初创型实体企业和未来产业项目为重点,支持创新创业,促进成果转化。厦门市政府也印发文件,将新增设立规模1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先进制造业项目增资扩产,主要投向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和特色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项目。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传旺表示,投资赛道切换有助于推进“新制造”带动“新增长”。当前资本投向主要反映了两大趋势:一方面,以高端制造、硬科技、新能源为代表的投资热点整体回报率较高,不仅蕴含着新的投资机遇,而且投资空间巨大,未来发展潜力强劲;另一方面,伴随制造业投资领域转变,经济整体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共振,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