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龙登陆港股市场后,这支“辣条第一股”最终以估值缩水六成完成上市。


(资料图)

上市当晚,就有消费领域投资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感慨:估值从来就不是市值,一级市场投资要有投行思维。

在此之前,这位消费领域投资人已多次向记者表示,卫龙一级市场的估值已偏离常识。

“这不是新消费行业自身的错,而应该反思消费品行业,尤其是可选休闲食品行业的估值逻辑。”

卫龙上市,市场用脚投票?

上市之前,卫龙在一级市场上风光无限,最新一轮融资时,估值达600亿元,是资本眼中的宠儿。

但上市后,卫龙市值变为244亿港元出头。与此同时,市场仍在用脚投票。12月16日,卫龙股价继续下滑,仅以9.13港元报收,市值进一步缩水至215亿港元,缩水六成。

卫龙上市时CEO孙亦农称,“基石投资者给出了合理定价”,并表示卫龙整体发行成绩很不错,从12月5日开始公开招股,国际配售和公开认购都获得了多倍覆盖。

作为卫龙的基石投资者,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控制的Media Global,认购了约2.423亿港元;阳光人寿认购了约2.344亿港元、程焕先生、周晓乐女士通过Prospect Bridge认购约1.028亿港元,共计约5.795亿港元。

但上述消费领域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既然基石投资人买了卫龙股票,肯定会说估值合理的话。“但这没有意义,从市场走势来看,市场不仅用脚投票,而且卫龙的市盈率其实不低。”

百联挚高合创合伙人高洪庆认为,目前卫龙的动态市盈率高达77倍,而对应的东鹏特饮才52倍。“更重要的是, 卫龙的产品矩阵跟东鹏特饮不一样,东鹏高粘度高成瘾性跟卫龙不健康的标签,叠加港股和A股的市盈率差异,决定了上市市值的差距。”

另有投资人则称,“分众传媒投了,是有它投的原因,它希望做卫龙的生意。虽然做基石投资者这边亏了,但在广告收入方面,又能赚回来。”

不管分众传媒亏不亏,并不代表卫龙背后的机构投资者不亏。按12月16日收盘价9.15港元计算,高瓴、红杉、腾讯、CPE源峰等机构坤亏损40%以上。

不过,2022年4月,上述机构投资人要求卫龙进行了巨额的股份补偿。补偿后,估值降为50.84亿美元,粗略计算为350亿人民币。但这一估值与二级市场仅215亿港元的市值相比,仍有45%的差距。由此可见,2021年投资人对新消费有多狂热。

高洪庆也直言,卫龙是典型的“含泪敲钟,关灯吃面”。“传统企业给了所谓新消费品牌的估值,2021年5月是新消费泡沫的顶点,但这是不尊重商业常识的集体无意识。”

可选休闲食品的春天在哪里?

其实,不仅是卫龙,在二级市场上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来伊份、好想你等休闲领域的市值均不高。

比如,三只松鼠只有92亿元,良品铺子是152亿元,来伊份为77亿元,好想你只有37亿元。“尽管昔日良品铺子有过市值高光时刻,但潮水退去之后,才发现可选休闲食品对消费人群的粘性并没有那么大。”沪上另一投资人说。

“从某种程度上说,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2021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4%。但消费内需与消费投资,真是一个逻辑吗?在很多时候,小而分散是消费行业的特征。”该投资人继续说道。

高洪庆对此认为,消费行业小而散,只讲对了一半。“在国外市场上,一些真正的消费品牌渗透率都非常大,在中国未来出现农夫山泉、康师傅这样的公司依然存在。当然,现在消费业只讲线上,不讲线下。但中国消费市场还是在线下,比如便利店,这是一个新消费领域很小的阵地,而更大市场是下沉市场。

在高洪庆看来,2021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零总额的比重达到13.4%,比2012年提高1.1倍。同时,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由2012的18万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38.2万亿元,年均增长8.7%。因此,下沉市场是我国人口基数最大、面积最大和最富潜力的市场。

不过,下沉市场的大潜力之下,可选休闲食品却在走高端化。仍以良品铺子为例,高端化路线后换来的却是“增收不增利”。11月18日,高瓴也宣布完成对良品铺子的新一轮减持。若这一轮减持完成后,高瓴系将不再持有良品铺子股份。

走下沉市场的卫龙,也在打高端化的旗号。2020年和2021年卫龙曾两次提价,但效果不佳。截至2022年6月底,卫龙有76.4%的销售渠道都在下沉市场,一二线城市仅占23.6%,价格的敏感或制约卫龙在下沉市场的发展。

上述沪上投资人认为,就把握消费者心智而言,“物美价廉”是唯一且不变的答案,即产品更好,产品更便宜。如果两个特性同时达到,那么这一消费产品肯定是非常好的状态。

休闲零食本身就不是国民生活必需品,消费者将更加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且目前国内尚未有市占率超过50%以上的休闲食品企业,大部分企业的市占率都是个位数,这进一步说明行业中缺的不是零食品牌,而缺的是消费者。”

高洪庆认为,卫龙强大的渠道分销能力依然是核心竞争力,开发和推广新产品的速度以及成功率,将成为卫龙未来市值提升的关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