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泰南社区的居民们都被一群“环保小老师”圈粉了!社区妇联、教育中心联合胥江小学的同学们用废旧物品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展览,让日常垃圾完成了一场“神奇变身”,也给社区居民、网格员、民兵志愿者一起上了一堂生动的垃圾分类实践课。

走进活动现场,只见那些平时随手丢弃的矿泉水瓶、泡沫、易拉罐等废旧物品,在孩子们巧手改造下焕然一新。有的做成了分类垃圾桶模型,清晰标示着“可回收”“有害垃圾”等类别;有的塑料瓶变身“环保小卫士”,发出绿色倡议;还有的用旧泡沫拼成对比鲜明的“双面地球”,传递着“爱护地球”的迫切心声。这些创意十足的摆件,不仅好看,更让垃圾分类的理念一目了然,引得居民们纷纷驻足端详。“真没想到,这些要扔的东西能变得这么精美!”正在参观的王阿姨感慨地说,“以后扔垃圾前真得想想,说不定还能派上大用场呢。”

这场特别的展览源自胥江小学扎实的环保教育。通过亲手收集、分类、清洗和制作废旧物品,孩子们把课堂上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真正用了起来。带队老师介绍:“让孩子们带着作品走进社区,就是希望他们成为环保宣传的小使者,用行动感染更多人。”这场特别的展览不仅是一次环保宣传,更是一次文明的传递。孩子们用他们灵巧的小手,牵着我们的大手,一起向着更绿、更美的未来迈进。

通讯员 黄苗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潘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