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船上几乎所有设备都要用电,队员们生活也离不开电,‘雪龙’号已经31岁了,我们要精心呵护船上的电力系统。”王林浩说。
这是一支能“挑大梁”的队伍——
相较于普通船舶,破冰船的轮机人员要直面冰区复杂海况、破冰震动等特殊工况带来的挑战。
“上百台设备、多个系统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细节疏忽都可能影响全局。”机舱里,程皝身旁的6缸柴油机震耳欲聋。
南极海域缺乏陆地支持,设备维修换件远不及陆地便捷,轮机团队练就了“预判故障于未然”的硬本领。就像照管机器的“医生”,将“望闻问切”理念融入日常巡检,结合“看、听、触、嗅”,在故障发生前消除隐患。
近两三年来,小到破损的密封垫,细到断裂的螺丝,都在日常维护中被轮机部成员的火眼金睛及时发现,避免了潜在故障。
这是一支团结有凝聚力的队伍——
驶入热带,机舱内四五十摄氏度是常态,每班人员要值守四小时,完成五至六次巡检。此外还要承担设备维修保养,筑牢船舶动力安全防线。
大管轮董恒说,庞大的轮机设备每完成一次检修需要整个团队密切配合。大家拧成一股绳,争分夺秒令机器保持最佳状态。有出谋划策、制订计划的;有冲锋在前,深入抢修的;有传递工具,从旁辅助的;有仔细检验,排查隐患的……
碧波之上,“雪龙”号劈波斩浪。船体最深处,他们与轰鸣的设备为伴,用赤诚之心诠释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