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不能过于“直白”,不然诗就俗了!

作者:无枪的将军 “诗歌语言”是构成诗歌形象化的主体,它起到的是一种“从意到形”的转化作用。


(资料图片)

[“从意到形”是指构成诗歌的情感和思想,只是一种“意念”式的存在,而,诗歌语言则是把这种无形的“意念”转化为了有形的、且具直观性的文本内容。]

事实上,在诗歌创作中,我们大多数诗人对“诗歌语言”的理解,还存在着严重不足之处,他们认为“诗歌语言”与“普通语言”并无区别,只是因为文体形式不同而产生的所谓差别化,显然,这是一种狭隘的认知。[我们曾在《不知道“诗歌的语言”,怎么可能写好诗?》一文中详细的对“诗歌语言”作了解析,认为“诗歌语言”是用来表现意象寄托思想的文字,它需要拥有一种易于变通的“灵性”意蕴。而,“普通语言”则只是一种“干瘪、直白、浅显”的表达方式,并不存在多余的可想象空间。另外,“普通语言”多注重于叙述性的表达方式,它的缺点就是语意氛围感比较弱。(画面无层次感,内容空洞无物)而,“诗歌语言”则更注重于表现手法以及语意的雕琢处理,它既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同时,也是一种审美形象的认知。] 今天的实用性诗学探索,我们决定围绕“诗歌语言”中的“直白”来展开说明式研讨,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希望我们的探索,能给读者在写作认识上带来一些实质性的参考:一、诗歌中的“直白”

所谓的“直白”就是“简单,无深层次含义”的意思。它在诗歌中表现为:“语句简单明了,缺乏修辞(或者过多运用明喻“像、好像、如同”等)、语意浅显、表达直接、句式连贯度高”。(◎鉴于诗学探索文章无指向性,以下例诗均为作者所作,仅供参考性展示。)例诗:①《回家》天快黑了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车来车往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好孤单就像一颗荒野的小草 像类似“以叙述事实为主”的诗体形式,就是典型的“直白”式诗歌(也可以称为口语式诗歌,有的结尾句有反转式留白),它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语意下的情感和思想没有丝毫的遮蔽感”,以至于,读者不需要任何想象,就能一目了然的明白,作者所(想)表达的是什么。二、“直白的语言”不能缺少修辞和跳跃

其实,诗歌的“直白”,并不是语言(语意)表达过于普通,也不是直接、连贯的叙述方式造成,反而是在于修辞和跳跃性(思维)的缺乏,才导致了诗歌的空洞及毫无生气(无想象力,无弹性,无张力)。例诗:②《回家》天黑了影子陪着一个人在回家的路上车来车往一颗荒野的小草看着月亮和星光 从这首诗中(从例诗①的转化),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简单、明了、直接”的语言,显得比较浅显易懂,但是,只要我们适当的制造一些语意填补(修辞手法)以及断裂、跳跃等技巧后,就会发现,原来这种“浅显易懂”的语言形态,立马就变得极具意象化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原因就在于:诗歌的浅显化,并不是因为“直白的语言表达”所致,反而是因为一些写作者在诗意的建构中,严重忽视了语言的灵动性,以至于,把诗歌语言的艺术性演化成了口水式交流用语的庸俗化。

(因此,我们认为,要想写好诗,首先就要对“诗歌语言”有足够的认识,只有掌握了它们运用上的合理性,你的诗歌才更可能的避免很多明显问题。)

作者简介:无枪的将军,本名:何天軍,籍贯:重庆万州,当代诗学解读平台【评诗论道】主笔,独立批评家、评论人、实用性诗学理论研究者;推崇:“以诗养性,以评修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