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资管新规落地的第一年,银行理财也全面迎来了净值化时代。多家银行保本理财清零,净值化理财产品占比提升。如今投资者认可程度如何?净值化理财时代来临,又将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对此,新快报记者走访各家银行网点发现,与此前相比,各家银行代销各家理财子产品增加,不少理财经理还加强了对客户资产配置的引导。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投资者接受净值化理财仍需要时日,但是从长远来看,打破刚兑、告别“年化收益”有利于银行理财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让投资者明白风险自担。

告别保本理财,“闭眼买理财”时代结束

一直以来,银行理财客群偏向保守,因此偏爱保本理财,然而,如今净值化理财时代开启,打破刚兑之下,保本理财也将不复存在。

按照资管新规,2022年起应该基本完成转型,目前各家银行转型进度如何?普益标准研究员涂凤婷给出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2月国有银行存续的净值理财产品数量环比增长5.6%,同比增长50.8%,同样股份行也实现了环比增长4.63%,同比增长22.9%;城商行则环比增长1.45%,同比增长36.66%。

当保本理财产品几乎全部退出,净值型产品成为市场主流产品,投资者接受程度如何?某国有银行理财经理对新快报记者表示,跟去年相比很多投资者接受度已经有所提升。对于还是偏保守的投资者,他会建议客户购买大额存单,虽然门槛高但是收益率仍高于定存。

“自新规发布以来,目前投资者基本已经接受了不保本的理财产品,但是对收益波动较大的净值型产品接受度还不太高。”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对新快报记者表示。

上述理财经理表示,不少衡型、进取和激进型客户很早就开始转做净值型理财或者固收+的基金。他表示,如今给客户推荐理财产品时更注重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根据投资者的实际状况推荐产品。

告别“年化收益”,净值化产品更客观

去年6月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理财产品销售新规,其中规定,“不得单独或突出使用绝对数值”“不得区间数值展示业绩比较基准”。这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告别了“年化收益率”,“真净值”使投资者所购买产品的价值变化更客观。

新快报记者走访广州各大银行网点发现,如今,银行售卖的理财产品以净值型产品为主。不少理财经理都对新快报记者表示,“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后已经调整了产品的估值方式及收益展现方式,新指标可以在银行APP上查看。”记者留意到,例如建行APP中的一款30天净值理财产品,就展示了两个指标供投资者参考,一个是“三个月年化收益率”,一个则是“最新净值”。并且在三个月年化收益中备注明确了该数值的计算方法,并提醒这非最终到期的收益率。

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要如何判断理财产品?刘银表示,“今后买理财产品之前要全面了解产品信息,仔细查看产品说明书,不能太看重产品的收益/业绩比较基准,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实际收益,要重点了解产品的风险情况,可以从风险等级、投资范围、历史净值波动等方面考察。”

值得注意的是,资管新规后,各家银行代理其他银行理财子的产品也日益增多。在走访中新快报记者发现,不少银行理财经理会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试图帮助客户进行资产配置,并一再建议投资者“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