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 记者 丁光展 见习记者 李宏远 通讯员 雷宏林 王博


(资料图片)

近年来,卢氏县城市管理局坚定不移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立县、三生融合”发展战略,统筹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和绿色循环发展,着力在城市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上下功夫,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做示范。该局实施的“三厂联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就是其中一个缩影。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破解了“垃圾到哪里去,环境如何保”的难题,为做好“三生融合”大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升站位,迎难而上,打响攻坚战

卢氏县山大沟深,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垃圾处理任务比较繁重。特别是县城距三门峡市区135公里,超出了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服务范围及垃圾运送距离。2017年10月,卢氏县城市管理局组建不久,就面临着生活垃圾填埋场即将饱和封场、财政建设投资困难等一系列难题,解决垃圾处理设施不足问题迫在眉睫。

卢氏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之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重要区域,洛阳和三门峡两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和豫西后花园,如何高效处理好生活垃圾,持续提升环境水平,确保一泓清水进万家,是卢氏县城市管理局面临的重要难题。为此,卢氏县城市管理局扛牢责任、迎难而上,迅速将此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论证研究,寻求破解之道。

抢抓机遇,超前谋划,打好组合拳

2018年初,卢氏县城市管理局抢抓省、市《关于加强生活垃圾焚烧、建筑资源利用、餐厨垃圾设施建设意见》以及全县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机遇,积极向县政府汇报,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城乡环卫一体化领导小组,组建专班,尽锐出战,提速“三厂联建”。

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卢氏实际,卢氏县城市管理局聘请中国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专家进行反复研讨和论证,最终谋划出计划总投资约4.3亿元的“三厂联建”1000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然而,由于财政资金不足,迟迟无法启动项目。卢氏县城市管理局一方面全力争取中央预算资金,一方面转变思路,用运营理念、项目手段、创新办法破解资金难题。通过精心谋划包装,项目顺利通过审核,并通过融资贷款,终于解决了资金难题。2021年初,卢氏县委、县政府将该项目确定为2021年的县定“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大力支持重点推进。

对标一流,探索创新,打造新样板

为确保项目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营,经专业部门评估,卢氏县城市管理局确定了30年特许经营模式,让具有专业建设和经营能力的国有企业,通过公开招标形式获得项目特许经营权,真正体现专业人办专业事。

工作专班驻守一线,全力服务保障,各班组采取“小雨不停、大雨搭棚,夜里掌灯、昼夜施工”等举措,在严把质量的前提下,争分夺秒赶进度。最终,提前一个月完成了项目建设和设备的安装。

经过近2个月的试运行,目前各类设施、设备运转正常。截至目前,共处理生活垃圾约1万余吨,餐厨垃圾300余吨,建筑垃圾9000余吨,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污染物控制指标低于国家和河南省环保标准。其中,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利用中心生产各类市政道路砖20余万块,已销售10万余块,收入10万余元,真正实现了进厂的是垃圾、出厂的是产品,变废为宝、高效利用。

如今,行走在洛河两岸,白天鹅、秋沙鸭等水鸟云集戏水,休闲散步的群众欢声笑语;一批特色项目先后落地投产,一副“生产强、生活好、生态美”的幸福画卷徐徐呈现。

“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完善‘三厂联建’项目相关配套设施,深度融合再生资源利用项目一体化运营、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想,延链条、增效益、提品质。”卢氏县城市管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卢氏县生物质发电及蒸汽余热利用项目已纳入2023年县重点项目,预计建成后年收入可达2000余万元。接下来,我们将一鼓作气、久久为功,加快‘无废城市’创建步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