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孩政策实施以来,多地密集发布生育支持政策。其中,各地纷纷推出了育儿假,育儿假的成本几何?
据中国人口学会公布的消息,近日,中国人口学会2022年年会社会性别专委会分论坛“新时代的性别平等与人口发展”在线上召开。在该分论坛上,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政策法规研究室副主任杨慧聚焦参加职工社会保险费用和假期工资两项直接成本,进行育儿假成本的测算,测算结果显示,从全国平均来看,符合休育儿假条件的每对夫妻所在企业,需要为每个孩子承担1.72万元的育儿假直接成本。
去年以来,各地纷纷修改人口与计生条例。从目前已经公布的修正案来看,各地普遍延长了产假、增设育儿假。根据《中国人口报》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司长杨文庄近日介绍,各地进一步完善生育休假制度,产假普遍延长到158天及以上,配偶陪产假一般在15天左右,均设立5~20天不等的父母育儿假,增加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相关条款。
其中,在育儿假成本支付来源规定方面,根据杨慧对截至今年4月底27个出台育儿假规定的省份统计,有21个省以“育儿假视为出勤”“休假期间工资照发”等形式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4省未明确育儿假支付来源,广东、湖北规定建立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
杨慧根据各省用人单位承担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及全口径月均工资,对育儿假带来的直接用工成本测算发现,企业为每个孩子承担1.72万元的育儿假直接成本,其中,社会保险费缴费成本平均为0.34万元、育儿假期间的工资平均为1.38万元。
杨慧分析,育儿假是有代价的,社保性成本占两成,工资性成本占八成。企业平均为每对有一个3岁(6岁)以下孩子的职工承担万元以上育儿假成本,足以降低其落实育儿假政策的积极性。
实际上,不仅是育儿假,产假的延长也意味着企业需要付出更多成本。
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现在已经有多个项目的相关生育假期制度,但是,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还没有很好建立起来,导致用人单位负担更重,对于录用女性职工的积极性就会下降,反而影响了女性职工的就业和事业发展。
去年,《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在“修改依据和理由”一栏中也提到:假期过长有可能影响女性就业,从长远看不利于维护和发展女性权益。
因此,建立更多的生育成本分摊机制,强化公共服务和保障十分关键。董玉整认为,可以探索实施诸如税收减免、绩效奖励等一些其他相关办法和措施,多措并举,打出组合拳,切实减轻用人单位假期用工成本负担。只有多管齐下,形成养育成本共担的社会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愿意招聘女性、大胆培养使用女性,消除就业歧视。
在这方面,一些地方已经在探索。比如江苏提出,要完善用工成本分担机制。探索生育假期用工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企业在女职工产假期间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生育二孩的给予50%的补贴,生育三孩的给予80%的补贴。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日前提出,要健全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对企业在女职工产假期间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给予一定补贴,在省里的政策支持基础上,力争在补贴力度上有所突破。
在育儿假方面,杨慧认为,如何既落实育儿假,又不过多增加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离不开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她提出应扩大生育保险缴费对象与生育津贴支付范围,企业和财政共同承担育儿假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税务部门对执行休育儿假的企业进行适当减税等“三点”建议。